最早的春节:相传我国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夏朝建立后,此俗流传下来,《尔雅》一书说,“春节:夏曰祀,周曰年。”
最早的“年”字:《谷梁传宣公元年》记载“五谷大熟为有年”,在两汉以前,“年”为五谷丰收,这是“年”的来历和原意。
最早的春联:春联的雏形是古代的桃符,战国时每逢过年,人们用桃花板刻上传统中镇妖降鬼大神“神荣”、“郁垒”的名字,悬挂于门旁,用以压邪,谓之“桃符”。故后以桃符作春联的别称。
最早的一副对联:据史书记载,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18-956年)于公元934年除夕,命翰林学士辛寅逊题词于门上“桃符”板,孟昶嫌作得不好,就亲自在“桃符”上题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公认我国最早的对联。
最早的红纸对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在除夕下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从此,春联代替桃符,又因古代传说春节出来伤人的猛兽“年”惧怕红色,故采用红纸写春联。
最早的年画:年画起源于古时门神画,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荣”,“郁垒”的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刻年画,我国现存最早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最早的爆竹:春节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当时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的噼啪响声。《通俗编·俳优》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