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改革的实践中,各行业、各部门探索总结出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可贵经验。下面,我结合本单位多年的工作实际,就坚持全员化走动式思想政治工作法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全员化的基本内容
全员化是党委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以全员化、全过程、全天候为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它是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工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优势和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以有效的管理和相关制度确定其职能责任的一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我局在实践中总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全员化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全党抓、全员做的指导思想,符合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指导方针,是完成业务工作、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有机统一,是继承我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并不断发展创新的产物,也是群众性实践的结晶。
全员化的基本要素是:“三全”、“一走动”。
1.全员化。从横向看,是党政工团分口负责的责任体系。其中,党委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行领导,全面负责,搞好规划、部署、组织、协调。重点抓好干部理论学习、党员管理教育和系统性的“双学”教育工作。行政负责业务管理,文明作业和技术开发、规范化服务、利益分配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会负责经常性和普遍性的思想教育,并把教育面拓展到8小时以外和职工家庭。团委负责对团员、青年的教育。从纵向看,是党政工团分系统逐级负责的管理体系。这样,既形成党委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又注重发挥专兼职政工干部的骨干作用,人人参与的群体激励约束作用,把领导干部、党员和青工作为教育重点,充分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人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局面。
2.全过程。以安全规范服务文明作业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上岗之前,贯穿于在岗之中,延续于下岗之后,渗透于提高环卫“三个效益”工作的全过程。根据职工思想、行业变化规律和业务季节变化情况,抓好日常的活动,以调动职工的文明作业达标创优积极性。
3.全天候。主要是指依托全员参与,使思想政治工作向岗下、8小时以外和社会上延伸和扩展,创造团结和谐、催人奋进的激励环境。让健康向上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占领思想、文化生活阵地,形成激励“四有”职工队伍成长,发挥自身潜能和积极性的工作、人际、文化和生活环境。
一走动。就是以全员参与,以“四小”、“四关心”、“四必到”、“六祝贺”、“十必谈”、“十不准”为内容的走动式思想政治工作。四小即:小动员、小教育、小竞赛、小讲评;四关心:关心伤病残职工、丧事职工、困难职工、孤寡职工;四必到:职工住院、搬家、婚丧事、家庭纠纷;六祝贺:职工结婚、离退休职工过生日、子女参军、子女考上大学、子女被评为三好学生、职工被评为市区先进或劳动模范;十必谈:(1)形势任务变化时;(2)评不上文明职工时;(3)提升、奖励、调动时;(4)天气恶劣时;(5)出现不团结时;(6)出现倾向性问题时;(7)生活遇到困难时;(8)工作遇到挫折时;(9)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10)身体患病时。都要以走动式的方式深入作业点和家庭开展谈心活动,及时理顺情绪;十不准:(1)不准迟到早退;(2)不准旷工;(3)不准脱岗;(4)不准打架骂街;(5)不准班中喝酒;(6)不准班上打牌下棋干私活;(7)不准无理取闹干扰领导正常工作;(8)不准违章操作;(9)不准损坏公物;(10)不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凡是职工违反其中一个“不准”的都要在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给予取消文明职工称号,并扣除目标管理奖。
全员化的主要特点
1.全员化理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员化既确立了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明确了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又充分发挥了行政、工会和共青团的优势,壮大了政治工作队伍,改变了政工干部势单力薄,孤军作战的状况,形成了全党抓、全员参与的整体合力,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和思想工作方式,彻底改变了过去集中搞教育、谈心找到办公室,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一个讲、一个听的模式。现在人人都肩负着走动式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人人又都是被走动受教育的对象。
2.全员化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把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的任务落实到基层,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深度,既提高业务管理文明作业的水平,又培育了“四有”职工队伍,为克服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两手抓、两手硬,找到了一条具体途径。
3.全员化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示和把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在层次的结构、要素的组合、力量的匹配,以及功能组合,软件与硬件开发和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全员化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职责分工、原则方法、管理考核于一体,是一种完整、系统的模式和稳定、有序的机制,在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制度、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前进了一步。
4.全员化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感性认识的升华。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强的生命力。
推广全员化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员化是一个新事物,必然会遇到各种思想阻力。我们在推行全员化的过程中,先后解决了部分干部和职工的三种模糊认识;一是额外负担的思想。部分行政干部认为,业务工作忙,要求达标标准高,做思想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行政干部没时间,顾不上;二是畏难泄气的思想。部分政工干部感到自己一无权、二无钱,说话不灵,办事不顺,存在着畏难情绪;三是无效劳动的思想。有的行政干部认为,“大道理讲一通,不如经济手段起作用”。针对这些片面、模糊的认识,我们反复深入地进行了教育,逐步在五个方面统一了认识: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关系到坚持党的领导和单位的社会主义方向,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的工作就会失去灵魂和动力。二是在工作中不但要遵循效益原则,同时还担负着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根本任务。实现出效益与建队伍、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两个建设成果一起要的总体目标,是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与业务管理达标创优相结合。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离开经济工作,思想工作也会没有前途和活力。四是行政干部直接从事业务管理,最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和作业变化规律,做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面广、直接、灵活、见效”的优势,因此定责上岗,工作到位不但是可能的,也是自身职责所在。五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事,要全党抓,全员做;它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党政工团各部门都有各自的优势,必须分口抓、分工做,形成整体效能。
2.抓点带面,分层推进。我们推行全员化,经过了试点、推行、扩展等过程。首先,我们总结中由环卫队开展“四小”活动的经验,该队94年被市委评为思想工作先进单位。95年又总结了李公楼环卫队开展全员走动式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在一年内,对11户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况,充分运用干部、骨干、职工的走动式思想政治工作,使其中9家破镜重圆,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较好地完成了业务和队伍建设两项任务,并被市、区、局评为先进单位。
3.建立制度,形成规范。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的基础,是建立稳定、协调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本着“继承与创新统一,规范与可行结合,因地因岗制宜,便于管理考核”的原则,发动群众,博采众长,边实践、边建立、边完善。目前全局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全员化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其基本思路有三:一是在横向上,党委统一领导;在纵向上,分口逐级负责。根据党政工团在环卫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划分各自的职能,同时对本系统进行逐级管理,既体现了党的领导,又便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二是结合业务达标创优,协调同步。行政担负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是根据本单位和本岗位的特点规定的,其内容和方法同业务管理和职工思想变化相一致有利于抓业务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业务达标出发,做到“两手”匹配,软硬协调。三是形成制度,便于考核,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业务工作同步管理,协调进行。经过六年多的实践和不断总结,全员化已成为内含三个体系的管理运行机制:第一是以各级党组织为领导,党政工团各口按照职能齐抓共管,逐级负责人人参与的管理体系;第二是以各级各类干部及基层班组“四长”(班组长、政治副班长、工会小组长、学习小组长),作业关键岗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为基础的责任体系,上至局长,下到班组职工都因岗定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员共同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第三是以横向联系、考核测评等有关制度组合而成的监督保证体系。局队都建立并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职工思想月分析会、局季度检查走动式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落实的登记册和各种台帐。为了强化管理,还在班组设立义务监督员,在外部的相关单位聘请社会监督员,使全员化逐步成为责任明确、制度配套、运行有序的有效管理机制。
4.示范交流、培训骨干。为了推动全员化的健康发展,我们把握时机,及时引导。针对部分行政干部“想干不知从何入手”的问题,总结了中山门环卫队的“四小”活动,李公楼环卫队的两岗同责“两手抓”的典型进行了交流,对班组长、行政干部进行在新时期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以此来提高他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有的单位一度把主要精力放在定制度搞分析上,忽略了抓基础、抓深化。我们深入各队进行调研,并在9个基层队106个班组中,总结了16个班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经验,印制小册子,发到每个班组组织学习,这一举措丰富和深化了全员化。六年来,我局针对部分同志,特别是年轻的干部和班组长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简单化问题,相继采取讲座、专题研讨、论文交流等方法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全员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