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的爱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4540
颗粒名称: 涌动的爱流
分类号: K828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张娴用自己的零用钱帮助困难家庭的故事,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和帮助。居委会和居民们纷纷捐款捐物,最终帮助了张德胜一家度过难关。文章赞扬了张娴的善良和爱心,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身边的人,传递爱与关怀。
关键词: 河东区 张娴 人物

内容

1月19日上午,当17岁的张娴拿着她一年所积攒的70元零用钱走进临营西里居委会时,她只想通过居委会的主任们把这一点钱送给生活困难的老人和需要帮助的群众。她对接待她的张玉华主任说:“快过年了,如果有孤老户和残疾人家庭需要打扫卫生的话,我和同学们可以帮助打扫。”临走时,她把学校的联系电话和班主任及她家的电话留给了张玉华。
  当居委会的主任们用张娴的70元钱买回三份鸡蛋时,他们为送给谁家最有帮助而商量着。街里的困难职工、群众都已慰问完了,一些残疾人的家庭也由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给予了帮助,只剩下两个孤老户和一个户口不在街里的困难家庭。这一家的户口不在街里,家里困难到什么程度,居委会也不了解。主任们决定趁此机会了解一下这家的具体情况。
  这家的丈夫张德胜下岗后,每月只有100多元收入,现在自己在外面蹬三轮车。身体比较瘦小的张德胜每日的三餐是馒头就咸菜,孩子几乎没有吃过鸡蛋。了解到这些,居委会的主任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1月24日上午,当张德胜家的困难在居委会里传开后,主任们都慷慨地捐了钱,并商量好从家中带一些御寒的棉衣送到张家去。居民刘莉听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掏出100元,又匆匆回到家中取来三件防寒服;70多岁的张克敏老人听到情况后,也将自己的一件防寒服送到了居委会,说:“给张德胜送去,叫他穿着蹬三轮车,还暖和点。”
  翌日上午,苏会玲主任到街里开会,会上她汇报了张德胜家的困难情况。街妇联主任孙艳艳当场给了苏主任50元钱叫她给张德胜家带去。下午由居委会和两位居民共同捐赠的450元钱和26件衣服送到了张德胜家。张德胜双目失明的妻子扈秀英激动得无法言表……
  临营西里是一个新建居民区,拆迁户比较多,困难户也比较多,但是这里却是常州道街的一面红旗,邻里互助、好人好事在这里层出不穷。王金锁、张凤歧两户生活虽然也较困难,但他们主动找到居委会要求把他们自家留存的150多块蜂窝煤和300多斤煤球送给张德胜家。
  26日上午,街里的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因势利导地在街里发起了献爱心活动,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就收到捐款340元,创业里居委会主任许观绵听到情况后捐了50元。
  下午,街里居民科的同志们自发地带着米、面、粮、油、肉、鸡蛋等生活用品和衣物送到了张德胜的家中。
  82岁的独居老人刘益民见到居委会主任给他的信和鸡蛋时,高兴地收了下来,但当他得知鸡蛋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小女孩捐赠的时,却怎么也不肯收,说:“怎么能花孩子的钱呢?我不困难,把鸡蛋送给比我更困难的家庭吧!”苏会玲主任对老人说:“鸡蛋也不多,但这却是张娴这孩子敬老的一片心呀!”老人很感激地收下了鸡蛋,却将自己身上的50元钱掏出来说:“用这50元钱去帮助那些更困难的家庭吧!”第一次从受助者手中接过了捐款,主任们的心里沉甸甸的。同样,76岁的王大爷,妻子孩子都在农村,来自身边的这份关爱与照顾,更让他感到温暖。
  记者在采访时获悉,张娴的父母都在煤化厂工作,效益也不是太好。在1998年的岁尾,放假在家的她从河东新闻里看到了她所居住的居委会开展献爱心活动时,就开始悄悄地攒钱。
  初见张娴,人如其名,很娴静。一双聪慧的大眼睛让人感觉她很诚挚。她说,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她在班里考了第一。居委会里的主任们也都很喜欢她,在“双拆”期间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她曾多次带着她的同班同学到居委会做义务劳动。
  记者没有询问在那纷呈多彩的电视画面中,定格于她脑海中的为何惟独是帮助他人献爱心的那一幕;让人钦佩的是她将她的善良,她的爱心,用有价的金钱,变成了无价的对老人、残疾人和对社会的关爱……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沐霞
责任者
张娴
相关人物
张德胜
相关人物
张玉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