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总有忙不完的家务,幸好有了双休日,可以统筹安排好家务,并抽出时间看点书好提高自己。
一到周六、周日,父亲总有半天时间回单位去读自己的专业书;母亲又有写不完的汇报、整理不完的资料;妹妹忙着应考、左一门右一门的换着样儿看参考书,只有我相对轻松,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双休日要是没读书,这两天就算白过了。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不过说实话,我只把读书的目的分为三类:消遣、装饰、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无所事事的时候,读书可以消遣。读些轻松的不动脑筋的书,以排遣烦闷。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柯云路的《新星》、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都曾陪我度过了不眠的夜晚。
读书也可以用来装饰自己。在和别人高谈阔论时,在炫耀自己的知识时,读书本身倒成了点缀。有一次我和朋友们聊天,谈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不知何时记住了图哈切夫斯基这位苏联元帅,于是大谈他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协助斯大林、朱可夫顶住了德军的进攻。朋友们听到这里不得不打断我,说我记错了。我当时尴尬不已,碍于面子还是坚持己见。过后我找了几本有关二战名将的书,确实没有找到图哈切夫斯基的名字,而实际上我把他和华西列夫张冠李戴了。从另外一本书中我才知道图哈切夫斯基早在二战开始之前就被中了德方反间计的斯大林在肃反中清洗掉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功绩在于在苏军建设中提出了运动战和尽早建立机械化部队。那一次,我为自己读书不求甚解而深感懊悔。
读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增长才干。为读书而读书的人只会迷信书本。一个周六的下午,我正在看书,妈妈埋怨我不干活,光看些没用的书,我一赌气拿起了一本烹调书,说:“你们等着晚上我给你们露一手。”我看了一遍菜谱,记下了程序,就急不可耐开始掌勺了。三五下爆炒便端盘上桌,看着色儿不错,谁知一尝菜肴居然半生不熟。妈妈就笑话我说:“书呆子,书上说爆炒是火极旺的时候炒,而家里的煤气达不到那么旺,炒出的菜肯定不熟!”我无言以对,心想:读书与实践真是缺一不可啊。
但不管有多忙碌,家里人在双休日都要读书。读书使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