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灯光倏然暗了下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助手抬上长2米、宽高各1.5米的铁皮内壁木箱,箱里盛着水和煤油的混合液体。舞台灯光定格在演员身上,只见他左手向观众招手致意,右手攥住一条在挣扎扭曲的菜蛇。突然间,他张嘴冲木箱喷出一股火柱,油水沾上火立时窜起一人高的火苗。台后响起“沙沙”的鼓声,这时站在高凳上全身涂着油膏、肌纤毕露的演员,先将菜索扔进火焰里,随即自己也跳进烈火熊熊的木箱去抓那条蛇。乐曲切入高潮,转瞬间灯光愈来愈亮,这时,演员腾身穿过火网跳到台前。当观众们看到演员双手高高地举起那条蛇,而蛇仍然活着在吐信子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上述是六十年代河北省廊坊杂技团在东北演出时的动人场面。节目的名称是“火海沉龙”,表演者王武。
王武今年58岁,身体硬朗,迄今练功不辍。他现在是天津市广场民间联谊会下属天津卫民间绝活艺术团团长。他在大红桥一带长大,6岁离家出走,拜武术家郑少庭为师,习武兼修内功。后成为廊坊杂技团演员,曾去新疆农七师文艺宣传队工作,七十年代返津后以发扬光大民间绝活艺术为已任,广收门徒传授技艺,是华北地区民间绝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据历史记载,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就兴起杂技艺术,当时的首都长安西市一带已设有杂技场,其中“飞刀围美姬”的节目就脍炙人口。历年来的杂技艺人大多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一代代沿袭下来,为生计、也为了继承和发扬艺业!他们历经艰难,抱着“锻炼筋骨、陶冶性情、磨砺意志、增强体质”的宗旨,为艺业的发展而前仆后继。民间绝活更是介乎传统武术和杂技之间的一个分支,他们一直被人看成是“摆地摊、撂场子”的异端。但是,民间绝活与时下流行的五花八门的“吉尼斯世界记录”相比,与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泰宾从科罗拉州1053英尺高的罗亚尔峡谷大桥上跃下相比,那些都是挑战个人勇气的极限,而我们的民间绝活则是挑战群体身心的极限。
活跃在城乡广场上的民间绝活艺术家们能拉出一张长长的节目单,例如:“隔豆开石”、“腹内活鱼”、“弹打莲花灯”、“吞球饮酒”、“钢剑刺喉”、“钢尺排肋”、“单臂克丝”、“金龙盘玉柱”、“缩骨法”等等。其中“隔豆开石”节目,表演者仰卧在豆腐上,胸部放一块石头,助手用12~18磅大锤将石击碎,而演员身下的豆腐奇迹般纹丝不动。由于天津卫民间绝活艺术团的精湛技艺,在拍摄电视剧《马三立》的解放前南市“三不管”场景时,那个表演喷火吞铁球的江湖艺人正是王武老师的徒弟高俊岭。
十五集《民间绝活艺术》在电视台播出后,已显示出巨大的观赏潜力。目前,王武团长和他的徒弟田振毅、马玉泉等或开办武术学校,或兼任影视武打指导,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培育人才,确保本市民间绝活艺术的长足发展。
他们在日复一日的习武练艺中挑战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