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东岸的一颗明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4048
颗粒名称: 海河东岸的一颗明珠
分类号: I267
摘要: 1999年10月7日出版的河东报刊登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河东区 明珠 立交桥

内容

我们河东区是城市首先接受阳光抚育的地方。太阳升起又落下,而河东前进的步伐从没有停止过,它跟随着祖国铿锵的脚步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如今早已是海河东岸的一颗明珠。
  说起河东的变化,人们不能忘记十一经路立交桥。论造型,它比不上中山门的蝶式桥的美丽;论宏伟,它比不上卫国道顺驰桥的壮观,它很普通,然而它却是天津市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座陆地立交桥。它横跨京山铁路线,不仅把因铁道分割成两岸的河东连在了一起,且拔地而起,使桥堍两旁多少居住在简陋平房里的百姓搬进了新居。它不仅改变了唐家口地道交通拥挤堵塞的状况,也改变了机动车绕道行驶的不便;同时,它也是天津全面城市大规模基础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划时代的开端。
  二十多年前,十一经路设有桥;铁路以东是一片平房,从唐家口向东望去,是一眼看不到边的大开洼,一条孤零零不足四米宽的卫国道只能延伸到驻津营盘;再往东,脚下便是野草丛生的羊肠小路。那时的唐家口一带就已经是偏僻的城郊结合部了。低矮的房屋,狭窄的胡同,密密麻麻地连在一起,一遇上雨天,排沥不及时,大开洼的坑水与居民区的积水就汇成一片。居民在胡同或自家的院子里淘水时,偶而就能逮到鱼虾,堵水搭埝、防水进屋,已成了家家户户生活中的一道难题和心中无法摆脱的阴影。人们做梦也想象不到,二十多年后,这荒僻的城乡结合部竟然变成繁华的区中心。
  当时,河东最大的商店就是十一经路百货店。若想买点花样丰富的东西,就得到大光明摆渡口花钱乘摆渡过河到小白楼去购买。
  过摆渡的人很多,常常排成一条长龙,要是赶上过河看电影,就得提前半个多小时到摆渡口,就这样有时还晚场。如果不乘摆渡,就得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绕道解放桥才能过河。那时候比较高雅的业余文化生活就是看电影,上演的《地道战》、《小兵张嘎》、《奇袭白虎团》等影片票价不贵,可是因为交通不便,也不能总看。谁家有个收音机都让人羡慕;若是谁家有一台电视机,那更是稀罕之物,一到晚上,街坊邻居你呼我唤的都来看,那情景就跟过年赶庙会看大戏一样。
  抚今思昔,过去的生活都已成了不可重复的历史,昔日陈旧狭小的老河东,已成了人们古老的记忆;今天,崛起的新河东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明天,河东将在新世纪的阳光下变得更加美丽。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腾爱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