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多年来,河东区全面贯彻“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大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常年耕耘于河东沃土上的广大教职工,以其辛勤的汗水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之才,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招生考试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全区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教学成绩连续12年保持在全市先进行列。还被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区”,1997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儿童工作先进区”称号。
科教兴区促进了河东经济的快速发展。90年代以来,我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施了科教兴区战略。改革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多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改革和科技这两个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轮子,双轮驱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是区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整体发展目标。把经济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上,力争在技术上高人一筹、领先一步,是加快河东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科技兴工上作文章,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鼓励科技创新,已成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河东人在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努力开拓育人新领域的工作实践中,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这一育人宗旨,结合河东实际,提出了“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合格加特色”办学目标。它的实施,使一大批学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仅1994、1995两年中,我区中小学生在文艺、绘画、书法、音乐、摄影等国际国内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国际奖535人次,全国奖1607人次,全市奖1145人次。
目前,“三A”校、“示范校”、“体育传统校”正以其各自突出的办学特色、优美的校园、良好的校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为我区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
大力实施“2211园丁工程”。是我区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全区整体办学水平的关键。在依法治教和开展的以高尚的师德回报社会的双“四个一”活动中,把弘扬“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精神同实施《教师职业道德条例》结合起来,逐步使教师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全区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有了很大提高。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我区出台了一系列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全区中小学进行的“教学领域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调查”和“一日活动总量”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学校均按计划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生课业负担基本合理,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加大教育建设的资金投入。我区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合理地调动和使用资金,使全区中学296间理化生实验室均达到了国家教委一类标准。拥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房40间,计算机1117台;有图书馆、阅览室120间,藏书近百万册。小学的自然常识实验室、计算机房和语音教室装备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部分学校还分别装备了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实现了四机进课堂。通过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进行扩建、新建、改建和大修工程,提高了我区的办学条件。
我区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我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区坚持以提高全区人口素质、努力服务经济作为办学方向,通过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办学实力增强,职业教育跃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人教育也初具规模,近五年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类人才逾13万人。
全面培养合格人才离不开家庭教育,从1991年开始至今,我区已建立家长学校168所,受教育人员达30万人次,它已成为正规教育的延伸和重要补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河东区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中,已将那一株株树苗培养成参天大树。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科委、科协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区纲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上,调动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积极性,努力提高为区街经济服务的能力,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我区的民营科技企业十年中已发展到了累计数近300家,1998年对98家企业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总收入2.5亿元,利税4600万元,上缴税金占区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同时,技术合同认证登记额为7118万元,培训市场经营与管理人员60多名。完成技术交易额460万元。建成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地,现已进驻6家,签定协议2家、意向3家,已完成基地进驻面积的50%。
1998年为区街企业提供经过筛选技术项目124项。重点落实项目引进4项(1)GCM治疗仪(高频磁脉冲治疗仪)(2)鑫鹿牌聚酯漆(3)皮带研磨机(4)燃气汽车装置。完成了2项成果的推广工作(1)FBT保温涂料推广(2)E型清洁煤。还完成了天津市高新技术产品计划项目申报1项和科技成果鉴定3项(1)硫酸钾新工艺(2)迁酸电池新技术成果(3)抑甲注射液工作。
组织实施了我区98年科技进步监测和区内联引资工作,年内完成引资500多万元。
青少年科技活动方面:开展了青少年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工作;组织全区小学生参加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组织参加市青少年20年回顾展。1998年,我区青少年科技活动被市科协评为97~98年度先进区县称号。
科技培训工作。1998年开办计算机班10个,培训180人,与其他部门联办培训班10个,全年共培训人员711人。全区还组织各类大型活动310项,区级重点活动128项,列为市级科技周活动指南45项。共有49万人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占全区人口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