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文明家庭活动不断深入。通过广泛开展评选文明家庭和居民与街道签订“文明市民公约”等活动,广大居民群众积极争做文明市民,清新的文明之风吹进了千家万户,邻里互助、敬老爱幼已蔚然成风。
军警民共建活动进一步拓展。全区紧密型共建点已发展到194个,其中80%的共建点已建成市、区级文明单位,有5个单位97年被命名为“全国军民共建先进集体”。我区的共建经验在全市进行了交流。“双拥”工作也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军地双方互办实事近千件。河东区连续两届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区”称号。
提高市民素质在于教育。1991年大桥道街创办了全市第一所市民学校。从那时起,市民学校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区。市民学校的建立,使全区近40万人接受了再教育,市民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抓环境质量要从社区大环境入手。围绕社区服务抓好温暖工程,围绕“净美序优”工作抓好美化工程,围绕创建一个安定生活环境抓好保障工程,从整体上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双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首批通过市验收,小区道路实行了“全天候”、“占领式”管理,道路面貌初步改观。社区服务网络日趋完善,相继建立了再就业基地、职业介绍所和为民服务承办网,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
创建精神文明示范地区活动蓬勃开展。文明小区的硬件建设不断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深入,美化环境工作越做越好,其中,声势浩大的“文明言行从我做起”和“市容环境清整日”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居民和青少年学生自愿参加的“志愿者服务队”、“文明言行督导队”、“爱绿护绿小分队”定期开展活动,纠正不文明言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以“三创一建”为载体的系列创建活动步入了规范化轨道。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重点放在了“人、家、楼、片”,夯实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创建文明行业活动,重点以加强基础性建设入手,提高职工素质,规范行业行为,形成“树创”并举、“纠建”结合的行业创建新格局;创建文明机关活动着眼于建设政治、业务、作风三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以“三优一满意”为主要内容、党政部门为重点的机关创建格局。全区的创建活动在深化,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