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报》创刊百期了,在将近三年风风雨雨的历程中,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河东报以其严谨的风格,密切联系河东实际,坚持弘扬主旋律等特点,赢得了大家的爱戴。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写作。当我的第一个中篇小说成功后,《河东报》的编辑找到我,要在《河东报》副刊首次推出中篇连载,也就是后来发表的《梦幻超市》。
我与河东报的几任编辑是很熟悉的。我知道,他们都是一些很敬业、很有学识的人。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他们能守住这个宣传阵地,兢兢业业地办报,勤勤恳恳地做事,使报纸的质量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有时在报纸上,甚至找不到他们的名字;改了半天别人的稿子,自己却拿不到一分钱稿费,他们就是这样,淡泊名利,不浮燥,不喧嚣,默默地工作着尽着自己的一份职责。
记得好像是尼采说过:轻度的贫困是盛产精神的沃土。每当从商海沉浮的人群中走进报社的小屋,我都有一种平和与恬静的感觉。真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要有这么一批人,无怨无悔,为别人做嫁衣裳,为大众营造精神食粮。我为有这样一些朋友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