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寻求一种反映时代精神和特色的铸造党魂的载体?这是河东区委自80年代末期就开始思考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十二年的开拓、实践和创新,一曲以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为主旋律,以改革、创新、发展为最强音的党员奉献之歌唱响在津沽大地……
可贵的创举
早在1988年,当时全国正处于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党内、社会上出现了大讲“实惠”,大谈索取,“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这一年的冬季,在市民生活供应中出现了抢购白菜、烟筒、炉子的现象,群众情绪比较大。根据当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抓好冬季人民生活,保证群众安稳过冬的要求,区委决定组织全区党员开展无私奉献活动。全区共产党员积极响应,争先报名参加。由此以一个为民送温暖,帮助群众解决冬季生活困难为主题的党员奉献活动应运而生。
这次声势浩大的党员奉献活动,引起了当时担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同志的高度重视。他在1988年11月12日今晚报刊登的“河东区四千名党员干部为民送温暖”的消息上作了“很有现实意义,应在大范围推广”的重要批示。为此,市委召开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经验交流会”,推广了我区开展党员奉献活动的做法。区委及时向全区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党员奉献活动的通知》,对开展党员奉献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又相继组织了十三次大范围集中的党员奉献活动,参与奉献活动人数达到七万多人次,全区党员建立起六千平米的党员奉献园,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实事千余件,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影响。
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后,全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必然。要不要提倡党员奉献精神,当时在党员和干部中出现了不同认识,针对这一情况,区委及时组织力量对两年来党员奉献活动进行了专题调研,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党员奉献活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弘扬党员奉献精神,要求各级党组织不断丰富党员奉献活动内容,拓宽党员奉献活动的渠道,逐步由社会化向岗位化发展,由集体组织向党员自觉奉献发展,使之把奉献活动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岗位奉献为主要载体的新格局。这个意见的制定下发,使全区党员奉献活动步入了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几年来,区委先后在党员中开展了“学理论、讲廉洁、办实事、做贡献”活动,迎“七一”献爱心、办实事、送温暖活动,“创十佳、当先锋、迎亚运、做奉献”活动,“为振兴河东经济献计出力立功活动”,“树新风、办实事、做贡献”活动等,这一系列的党员奉献活动,都紧扣了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促进了全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配置和劳动力组合出现了新的情况,部分群众的生活遇到了暂时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区委决定深化党员奉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全区党员中开展“与困难群众建关系、结对子、扶贫解困奉献服务活动”,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党员奉献活动的主题。这一活动得到了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全区上下普遍与贫困地区、困难企、困难家庭、困难职工建关系结对子,建立再就业基地,形成了党组织、党员与困难群众手拉手共度难关的动人局面,丰富、拓展了新时期党员奉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密切了党群关系。
深刻的启示
坚持了十二个春秋的党员奉献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成为一种风尚,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奉献活动是一种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靠“说”,二是靠“做”。两者相比,“做”比“说”更为重要。我区的党员奉献活动正是“做”的集中表现,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和带动人民群众。在1989年安徽遭受洪水袭击时,区委发动全区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带头捐款,支援灾区。党员的行动影响了群众,广大群众纷纷解囊相助,一时间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动局面。
奉献活动集中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宗旨的体现靠的是共产党员在社会生活和工作岗位上的无私奉献精神。如区委、区政府在贫困山区涞源县建立的“手拉手”扶贫解困基地;全区463名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企业、困难群众建立联系、结成对子,进行扶贫解困、奉献服务;全区5000多名党员与400、个困难家庭和困难群众建关系、结对子,进行大面积的扶贫解困工作,区内200多个需要照顾的孤老病残户,都有党员专人负责,定期上门服务,1100名不同程度的困难群众得到了帮助。
奉献活动成为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和纽带。把为群众办实事和为群众热情服务与引导教育相结合是开展党员奉献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体现。如1989年市民生活中出现了抢购白菜、烟筒、炉子的现象,全区二千多名党员放弃自家买白菜的机会,分散在各个售菜点,帮助卖菜300多万公斤,主动帮助群众装车送到居民家中。唐口煤店了解到其管界内有5栋楼房的居民还没有买到冬煤,煤店5名党员集中几天时间把冬煤运到居民家中。区房管局领导和职工为居民义务疏通烟道时,一住户因家中无人,他们就在外面等了几个小时,直到居民回来把烟道疏通。区个体劳协19名党员和4名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到偏远的万新村义务为群众修车、加工烟筒、剪裁衣服,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广大党员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无私奉献行动,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密切了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奉献活动是对党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再教育。通过开展党员奉献活动,大力提倡和弘扬了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学先进活动的开展。几年来,先后树立了把脏累留给自己,把清洁奉献给社会的扫道工周桂兰;呕心沥血,把爱心倾注在学生身上的98中学教师董志刚;在特殊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看守所所长何华英;放弃高收入的个体经营、带领职工发展街道集体经济的李年香等20多名优秀党员标兵,并采取举办事迹展览,在有线电视和《河东报》播放刊载了先进典型事迹,并通过召开演讲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这些优秀党员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为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奉献意识,自觉树立党员的先进形象,发挥了有力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实践证明,河东区围绕中央、市委、区委中心工作和社会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奉献活动,对于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密切党群关系,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推动全区各项工作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