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求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3544
颗粒名称: 在创新中求发展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谷明曾经担任《河东报》的编辑,对该报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认为该报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内容丰富多样,副刊有特色,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 河东区 谷明 河东报

内容

时光流逝,《河东报》已经迎来它创刊的百期。作为曾经做过《河东报》编辑工作的我,借此机会,由衷地祝愿《河东报》越办越好、再攀新的水平。
  在我担任《河东报》编辑的时候,只有两个人办报,当时,从编辑工作经验到办报所需的硬件条件都很不完善。《河东报》正是在创业伊始中不断发展,通过几年的运作,《河东报》发刊到了百期之时,情况就发生了大大的改变,一方面编辑队伍扩大了;办报的水平也有明显提高;报纸也从不定期发展到周刊发行。毫不夸张地说,《河东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下,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中心工作,在及时报道我区在党的建设、经济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在讴歌我们身边那些突出的模范人物,向读者介绍体裁多样的文艺作品等等方面,都做出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经过短短三年多的发展,《河东报》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就我个人来看,《河东报》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是能够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例如在报道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指导全区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深入挖掘区属单位在发展经济中的成功经验;宣传危改工作所取得的出色成绩等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
  二是报道内容丰富多样。编辑在组织稿件中,十分注重收集来自全区方方面面能够体现出经验、成果的稿子。在每期的《河东报》中都能够看到大量的多角度的动态信息,形成了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格局,使人感到新闻视角呈现全方位、多层次。
  三是副刊办得有特色,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作为一家报纸办报水平高低标志之一的副刊,通过几年的发掘提高,自身水准在不断上升,包括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文体在内,都有大量优秀作品刊发。
  出于对《河东报》的关爱,为了把河东人自己的报纸办得更好,使《河东报》在百期之后有更快、更高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下:
  首先,我认为新闻版面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要在“活”字上下功夫。所谓的“活”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新闻报道内容上要活。在报道重大新闻中也可以搞领导专访、新闻特写、热点追踪等栏目,使读者看后不觉呆板、单一。此外,在其他方面的报道中同样可以用一些人物专访问答、纪实新闻、新闻评述、说我身边事,以及用直观、生动的成组新闻照片和图解方式来反映一些新闻事实。另一个是形式上要活。这主要有标题文字字体要有变化;版式设计讲究总体效果,摄影图片摆放位置与大小;标题内容在规范的同时,力求使用一些生动语言,增加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等等。
  其次,我以为副刊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一个“深”字。所谓的深,就是在文学艺术导向正确、健康的前提下,多选刊一些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有一定的文艺水平,有一定的文艺欣赏力、吸引力,有一定文学艺术特有“味道”的文艺作品。力戒那些平庸冗长、缺少艺术价值,牵强呆板不太属于文艺作品范围的“作品”出现。借以保证《河东报》自身的整体办报质量与水平。
  最后,我认为要想全面提高报纸的来稿质量,提高记者、通讯员以至编辑的写作编辑水平,就必须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做好这项基础工作至关重要。可以不定期地组织记者、通讯员搞一些有针对性的新闻、编辑和艺术写作专题讲座,请这方面的专家授课、介绍、讲解有关知识,面对记者、通讯员来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请专家提出改进的方法等;同时,也可以让那些做出一定成绩、具有一定水平的记者与通讯员,讲自己在新闻、文艺写作中的实际体会和感受,用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带动我们新闻报道、文艺写作队伍的全面提高。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谷明
责任者
谷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