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开元·天宝时期,唐朝国势强盛,从朝廷至百姓,不时为扩土拓边所取得的节节胜利所鼓舞。立功异域、慷慨报国成为盛唐阶段边塞诗的主旋律。号称“诗天子”王昌龄所创作这首七言绝句,可视为当时边塞诗风的代表。
诗的起句雄浑有力,“青海”(即青海湖)、“长云”和“雪山”,数种富有西北边陲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天高地阔、苍茫无际的壮丽图画,凝炼一个“暗”字,既是客观景物的真实写照,又显现了戍边将士从容悲壮的心境,且渲染出边地战场的氛围。久滞远方,谁不思乡?但关山万重,如何能望得到家乡的影子?只有东望玉门关而浮想联翩而已。“遥望”二字,感情浓重,形象鲜明。将士们久久伫望、思绪绵绵,同时表现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写的漫漫风沙竟将坚固的铠甲磨破穿透,刀枪所造成的牺牲岂不可想而知?战场虽远,边地虽苦,但将士们矢志报国,坚贞不渝,万难不辞,最终一气呵成了“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曲尽情地展现了将士们真实的心理,更颂扬了其英雄主义气概;淡淡愁情,掩不住将士们的昂扬豪迈。今天,我们河东人民正奋发图强朝着新世纪迈进。为实现区委七届三次会议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同样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