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五千万年前,鱼类逐渐演变为陆上动物。这种进化过程,科学界经久引以为不解之谜。
最近在印度洋热带地区,发现了一种怪诞罕见的动物。科学家们把它看作是从海中上岸的过渡性动物的标本。这种动物的研究价值极大,为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考察例证。
它身长三十余厘米,外形既像一条畸形的金鱼,又像浑身彩斑、色调易变的蛤蟆。它能生活在江河湖泊和陆地,但在沼泽淤泥中最常见。它肤色迎光幻变,通常为浅褐色和灰绿色。鳍尾美丽,动作灵活。眼睛的长法,在动物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宛如鼓突的金鱼龙眼,并不各据一侧,却像鸡冠一样并排耸立在头部顶端。与其说是一对潜望镜,倒不如说是一双各能独尽其职的魔眼。在一刹那间,一只可窥测猎物,另一只却在注视凶敌。
它的奇特的习性是:在水中潜游之后,把头部的一只水囊吸得满满的,然后跳上岸去信步闲逛。虽然有鳍,却能呼吸空气,不过每一次呼吸都要从水囊中汲取水分,从鳍中通过,以保持全身的湿润。这一点使其独具一格,与其他两栖动物截然不同。在水里俨然像鱼,却能如猛虎扑食一样猎取小虾;在陆上形同蜥蜴,却有鱼跃之间捕食昆虫的本领。
它之所以有“泥里蹦”的绰号,因为它喜欢在淤泥里生活,有时情不自禁地蹦跳不已,也不尽为果腹,只不过像玩童嬉戏而已。时而在水中也活蹦乱跳。
据科学家考察,这种活标本生存了三亿多年,习性和构造却依然如故。这真是生物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