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朝鲜族妇女与周总理的情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3087
颗粒名称: 一位朝鲜族妇女与周总理的情谊
分类号: D669
摘要: 这篇文章描述了朝鲜族村民李相万和金润素的故事。李相万逃离日本占领期间的勤得利村庄,参加苏联红军并后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金润素是一名劳动模范,她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也提到金润素曾多次给周恩来写信,并通过周总理的帮助解决了问题。金润素还钩了一块特别的台布,并希望将其交给周总理,最终这块台布被收到了。金润素至今仍活跃在社会工作中,并给年轻一代讲述她的经历。
关键词: 李相万 金润素 朝鲜族

内容

1945年7月,黑龙江省勤得利一个不出名的村子里,来了位投奔表兄的朝鲜族小伙儿,这在多年没人走动的村中引起不小的波动,人们私下议论纷纷。
  村民的各种议论不久便被随之而来的日本宪兵中断了,他们枪砸脚踢,在大庭广众之下,惨不忍睹地将只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儿打得鼻口窜血,然后硬是把他拖走了。
  目睹日本宪兵暴行的村民中,有一位十五六岁的朝鲜族姑娘——金润素。生父惨死于日本鬼子的走狗、汉奸崔海山之手的情景,使她对被毒打的小伙子有更深一层的同情。金润素从村民的议论中得知,这个本族青年名叫李相万,他不愿当兵替日本鬼子卖命,借检查身体之机,偷偷地从佳木斯逃到这里……这,令她对李相万的生死更为忧虑。
  当村民的议论越来越离谱儿时,李相万却活着回来了——苏联红军的一颗炮弹炸沉了准备从勤得利开往佳木斯的轮船,眼见苏联红军打了过来,残暴的日本宪兵成了惊弓之鸟,李相万再次从日本鬼子的魔爪中逃了出来。
  从此,一对朝鲜族青年男女从相识到相爱,并结为夫妻。
  怀着复仇的质朴思想,他们毅然从戎,并从解放战争战场走向抗美援朝战场
  李相万参军后走上了前线,金润素则先后在军区后勤的几个工厂工作。1948年,李相万在解放长春的战斗中负伤,金润素经部队同意前往长春看望丈夫后,于1949年随部队来到沈阳接管东北化学制药厂(即现在的东北制药总厂)。
  经过部队的多年锤炼,金润素的思想已较从前有很大进步,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党和人民褒奖她“一切为了战争”时,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1950年的一天,金润素接到丈夫的一封信,说他参加了志愿军,准备走上抗美援朝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为一名朝鲜族共产党员,金润素感到自己有双重责任。她将自己的想法向厂党委汇报了。但没通过。她又利用班后时间,天天到市委有关部门去磨,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每天都在市委坐到晚上九点多钟。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有位领导给她写了张条子,并表扬她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
  深夜,金素润准备好行囊,与同志们依依惜别。
  花木兰式的英雄返回沈阳时,生活中却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问题,万般无奈,她想到了周总理。当牛皮纸包裹的一封长信邮走后,她又感到有些后悔
  在第一批渡过鸭绿江的部队中,有李相万和金润素,但是,夫妻彼此之间却一无所知。战场上,金润素当过联络员、通信员、翻译、特工人员。她抓特务,救伤员,为一个团的官兵寻找粮食,战功赫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4次为她颁发三等功荣誉勋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她“二级荣誉战士”称号。1954年,李相万转业到牡丹江海林县,金润素也因伤病转业,组织上又安排她回到东北制药总厂。
  战场上的英雄,生产一线的劳模,金润素凡事都争做表率。但是,1955年第一个孩子李英降生后,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占去了她很多时间,因此她希望组织上能把丈夫正式调到沈阳,以缓解家庭带给她的压力,保证她能全身心地工作。
  提出的要求被有关部门生硬地回绝后,金润素不知哭过多少回——“怎么就调不了,就是真调不了态度还不能好点吗?解放战争中老李数次在前线负伤;抗美援朝我几次在炮火下负伤,最重的一次半身瘫痪了半年多,家中与我失去了联系,都以为我牺牲在战场上……”金润素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委曲。由此,她想到写封信,将自己的难处告诉周总理。
  笔一落到纸上,金润素觉得有那么多的话要和总理说。从周六晚饭后一直写到半夜,躺在床上睡了一会儿,天刚蒙蒙亮便起来接着写;星期天晚饭后经过整理,又一直誉写到星期一的凌晨4点多钟,花费了一天半的时间,终于写成了一摞厚厚的“豆腐账”。信封早已装不下了,只好用牛皮纸封起来,然后邮走了。
  这一切都完成后,金润素满腹的委曲好像都倒了出来,那种长期郁闷压抑的心情,也顿感轻松了许多,这时,她又有些后悔——总理日理万机,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哪能有时间管我个人这点小事儿呢?随着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写信的事也渐渐地淡忘了。
  信邮走后的第20天,这是个令李相万、金润素全家终生难忘的日子。车间主任迈着急匆匆的脚步找到金润素,悄悄地将她拉到僻静处,低声问:“你家中央有人吗?”略一迟疑,金润素脱口道:“有,周总理!”
  怀揣着内务部的公函,金润素泪水朦胧了双眼,她不敢打开它,只是将它紧紧地揣在怀中。经过一天的煎熬,下班时,她第一个冲出厂门,赶回家里,这是她参加工作以来走得最早的日子。金润素和李相万抖动着手拆开了这封来自北京的公函,除了一张盖有内务部优抚局公章的函,还有一张便笺——李相万同志:
  已收到你的信,请安心等待。
  周恩来
  看完了周总理的亲笔信,金润素的泪水溢出了眼眶,她和丈夫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任泪水在脸颊上尽情地流淌。李相万的老母亲则跪在地上,朝着周总理的亲笔信不停磕头,口中还不住地祈祷。这一夜,金润素家中比过年还高兴,夫妻俩从过去谈到现在,从现在谈到周总理。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李相万调转关系这一困扰全家的难题,仅用了8天便解决了,金润素感到心头云开雾散,一片光明。
  一块“走”遍大江南北的台布
  1956年,金润素有了第二个孩子李勇。上午产下宝宝的喜悦,使她产生了另一个念头——给周总理钩一块台布,将他们家的喜讯告诉周总理。下午,她顾不上产后的虚弱,让家人将钩针和精心挑选的线带到产房,急着将当时最流行的苏联样式的台布钩出来——她想让总理分享他们家的喜悦。
  又是28天,也就是金润素从给周总理写信到问题解决的时间,金润素钩成一块俄式大台布,它可以将一个2米见方的餐桌盖起来,并一直拖到地面。
  当年做为辽宁省的著名劳模,金润素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劳模会,而她无论到上海还是北京、广州,都将这块台布带在身边,希望亲手将自己用心钩成的台布交给敬爱的周总理。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在1963年秋的一天,听说周总理陪同朝鲜贵宾到沈阳来视察,东北制药总厂职工应市政府的要求夹道欢迎总理和朝鲜贵宾。金润素说什么也没有想到,这块随自己几乎走遍全国的台布,有可能在沈阳送到总理的手中。
  眼看着车队徐徐开来,金润素情不自禁地想往外冲,警卫人员用力把她推了回去。
  “注意纪律……”
  被警卫人员好一顿批评后,金润素只好默默地站回人群中。车队驶过了金润素所在的位置,她便挤到外圈,随着车队往前跑,直到车队停了下来。
  周总理陪同朝鲜贵宾走了过来,虽然同总理近在咫尺,但却不能将台布送给总理,金润素焦急万分。当总理即将走过人群时,缓缓地回头朝金润素这边指了一下,金润素的精神猛地一振,便又往前冲,警卫人员再次将她推了回去……
  总理陪同朝鲜贵宾走进辽宁宾馆后,欢迎的队伍逐渐散去。金润素去一点离去的意思都没有,她在宾馆门前徘徊了很久,希望在总理出来时能见到他。太阳快落山时,金润素找个机会“混”进宾馆,但却没能上去楼。怀揣台布回家时,金润素边走边哭,走了一路哭了一路。她万万没想到,她失去了将台布亲手交给总理的最后一个机会。
  1976年1月8日清晨。金润素刚要走出家门上班,忽地听到收音机中传来了揪心的哀乐声。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从收音机中传来时,她眼前一黑,脑袋嗡的一声,一头从自家门前的台阶上栽了下去,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全家人放声痛哭,“总理呀,你不能走啊!你不能走啊!”午饭、晚饭全家都没吃,想起了总理便哭个不停,心中感觉像天塌了一样。抚摸着钩成已有20年的台布,端详着跟随自己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这块台布,金润素的泪水一个劲儿地往下流。
  当邓大姐握着金润素的手说:“收到了,收到了,总理知道也会高兴的”时,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模糊了金润素的双眼
  1978年2月,作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金润素随辽宁代表团再一次来到北京。会议期间,她提出要将当年钩成的台布交给党中央。大会秘书处从辽宁团了解这一信息后,十分重视,派几位同志专门找到金润素,向她详细了解台布的来龙去脉。看到了组织上派来的同志,金润素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如雨下。她将自己的大半生如实地向组织作了汇报,感动得在场的同志也为之落泪。
  “不要哭了,总理虽然走了,邓大姐还健在,我们会将情况如实地汇报给她
  第二天,秘书处又来了几位同志,他们再一次详细地询问金润素怎么想起钩这块台布,为什么一定要将台布交给组织?金润素边哭边说,秘书处的同志边听边哭。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人民对总理的爱戴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台布的每个‘扣儿’都是我用心钩出来的,整块台布就是我的一颗心……”金润素再也说不下去了。
  台布被秘书处的同志带走了。
  会议期间,邓颖超同志会见部分妇女代表时,金润素和邓大姐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你是少数民族?”
  “是的,邓大姐,台布收到了吗?”
  “收到了!收到了!总理知道也会高兴的!全家都好吗?”
  “都好!都好!大姐您注意保重身体!”……
  今天,金润素迈入耄耋之年,但她仍为社会工作着。业余时间,她还跛着一条因恶性类风湿而严重变形的腿,到一些学校作报告,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下一代。
  金润素所获的各种奖章
  金润素在朝鲜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文郁
责任者
金润素
相关人物
李相万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邓颖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