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效应刍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3047
颗粒名称: 名牌效应刍议
分类号: F273.2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名牌产品因其不断创新的使用价值和可靠的质量保证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企业需要通过全员树立名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并制定有效的名牌战略来培育“驰名商标”。商标不仅是图案,更是企业形象的代表。然而,目前仍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对商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商标被抢注等问题。如果企业能够创造名牌效应的氛围,建立先进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健全销售网络和重视广告宣传,那么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产品管理 名牌效应

内容

目前,已有愈来愈多的企业理解拥有名牌产品,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性。
  名牌,顾名思义是指企业生产的商品赢得公众信誉而出了名的牌子。例如:海尔牌电冰箱、春兰牌空调机、嘉陵牌摩托车、豪门牌啤酒、雪豹牌皮衣等等。上述优质产品本身造就了“驰名商标”,而“驰名商标”又促进了产品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名牌产品之所以能在广大消费者中倍受欢迎,由于它们不但具有处于开发状态的、能不断创新功能的使用价值,还有可靠的质量保证,且价格相对比较合理。
  在名牌效应的诱惑下,不同部类、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围绕创名牌产品,逐鹿市场展开了优与劣、真与伪、成与败的竞争。这种竞争实质上是企业整体实力——人、财、物、信息资源的决战。如有名的美国“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大软饮料公司的“名牌大战”,已历时百年,始终在全球范围内争夺目标市场。其实,“驰名商标”是企业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和技术经济水准的综合反映,它不但是随商品流向市场的“外延”,它更是具有丰富的、能成为企业发展强大动力源的“内涵”。
  对企业说来,“驰名商标”绝非一蹴而就(有人误认为商品一上广告就成名牌)的产物,在将初始产品推向市场的同时,就要为培育“驰名商标”创造一定的条件。它要求全员树立名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还要制定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的名牌战略。商标本身既是一种图案,又是一种代表企业心声的形象化的语言,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已经渐入佳境的“驰名商标”不但能使企业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通过名牌效应取得潜在的经济效益——企业信誉。例如国际名牌彩色胶卷,美国的“柯达”、日本的“富士”,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简化为“黄盒子”和“绿盒子”。这两种产品在摄影市场上可谓所向披靡。
  自1982年《商标法》颁布以来,至今仍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不认识商标的重要性。他们对假冒侵权行为熟视无睹,对注册商标长期闲置,有的甚至将商标与包装物等同。据有关资料反馈:我国目前是名列世界第10位的商标注册大国,然而到国外注册的商标数量只占外国来华注册的2%;同时,我国名牌商品的“驰名商标”被别人抢“注”事件多达数百起,如在韩国,我国老字号商标“同仁堂”、“全聚德”等都被该国不法商人提前抢“注”。
  我国有800多万个企业,如果按千分之一测算,能培育8000个“驰名商标”,国民经济将会出现腾飞。如果一个企业创造了名牌效应的氛围,再狠抓生产经营“硬件”,建立由质量机构认证的、先进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健全销售网络和重视广告宣传,那么,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冷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