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嘴村有上千户人家,建村已百年之久,土地肥沃,且与市区仅一河之隔,村民多富有,该村建筑物完美,村内庙宇宏伟,大街四通八达,土财主们的四合院青砖瓦房错落别致,自成一景。村南面临宽阔的海河,河心白帆点点,水鸟飞翔;庄内的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一派升平景象。
1948年,解放大军兵临城下,国民党反动派为固守天津在郊区建立了三道城防工事,其中在张达庄与吴家嘴村之间,是最为关键的一道防线。12月初,由东北溃退下来的国民党骑兵,顺津塘公路撤向市内已经走了好几个昼夜,队伍士气萎靡,散不成军;守卫天津的国军司令陈长捷为进行垂死挣扎,竟灭绝人性地下令对城防外的村庄实行“空室清野,扫清射界”,把天津周围的100多个处于东、西、南、北城郊结合部的村落全部烧毁拆除,吴家嘴村也在劫难逃。过不几天,国民党兵便开始行动,他们在地方村公所的保丁们配合下实弹逐户驱赶,明令全体村民在傍晚前都要离村投亲靠友,违者一律按“通共”处理。于是,村人如惊弓之鸟,扶老携幼奔向市区逃难。当时,通过市内的张达庄大桥已被国民党士兵炸断,铺架了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的木跳板。我随父母仅带了两床棉被和衣服,随着惊慌万状的难民逃到了市内一个亲戚家里,等父亲再次回来欲取衣物,竟被国民党抓去修战壕,半夜才逃回市内。
次日,国民党官兵进村在各家各户泼倒上汽油后,开始放火。遥望高耸入云的大火一直烧了三天三夜,近千户居民的家宅被焚为灰烬,紧接着就是逐户拆除残垣断壁,村民们无不痛哭流涕。家没有了,物没有了,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终于盼来了1949年1月15日的天津解放。国民党的大火也未能挽救蒋家王朝的覆灭。
50年过去了,昔日月牙河畔的吴家嘴村犹如一颗明珠嵌在海河之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子里办起了农工商贸易公司和其他经济实体。昔日的四合院已变成建筑样式新颖的楼群,“大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的故乡——吴家嘴村将变得愈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