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关于制定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以下简称《建议》),是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结合河东发展实际,集中各方面智慧研究制定的。在《建议》起草过程中,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各方面的专题汇报,召开研讨会,对“十五”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问题作了反复研究论证。在提交这次全会审议之前,区委常委会几次专题研究讨论《建议》,广泛征求了全区各单位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进行了多次认真的修改。《建议》形成的过程,贯彻群众路线,体现民主决策的精神,反映了全区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现在,我受区委常委会委托,对《建议》作几点说明。
一、美于“九五”计划的执行情况
“九五”时期,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抓机遇、快发展、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期间,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市委的各项重要决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克服种种困难,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五年间,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0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35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2.4倍和2.1倍,年均分别增长18.7%、16.3%,创历史最好水平。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区属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25个重点骨干企业和区属500多家小企业分别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建立了区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和集体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区街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预计200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6.6亿元,比199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8.8%;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8.8%上升到48.8%,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000年预计完成税收6000万元。
“科教兴区”稳步推进。五年来,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总数达到380家,建立了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基地和科技服务中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市首批“普九”和“双基”达标单位,基础教育教学成绩连续九年保持全市先进水平;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五年累计吸引外资2.63亿美元,外贸出口值6793万美元;吸引内资协议额30.09亿元,实际到位11.16亿元,吸引内资指标保持了全市领先水平。
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城区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危陋房屋改造成绩显著。到1998年9月,我区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危改任务,在全市创造了完成危改拆迁总量等“六个第一”。到2000年底,全区共拆除危陋房屋182万平方米;开工705万平方米,竣工530万平方米;8万多户、28万居民迁入新居。完成41处大型公建项目,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打通并拓宽了华昌大街等7条主干道路,新建和改造了43条干、支线道路,完成了4处道桥工程。新建了河东公园。城市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现河东特色的“家庭文化”和“双休日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全面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足球之乡”、“田径之乡”的传统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得到有效控制,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每年确定的改善全区人民生活的10件实事件件兑现;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住宅热化率由“八五”期间的23.4%提高到60%;气化率达到79.91%。居民的出行、购物、安全、卫生等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社区服务、老龄工作、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全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了组织领导,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区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广泛开展“双拥”活动,我区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进一步强化,政协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取得新成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果显著,保持了全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所有这些表明,“九五”时期是河东历史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是改革开放步子迈得最大、各项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期。这为“十五”及今后河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走过了极不寻常的历程。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克服了发展中的许多困难,经受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可贵经验。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强化区域经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税源意识和服务意识,全方位打好服务牌,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总揽全局,从区情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体现河东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路。面对压力和困难,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三是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任务,集中力量,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落实目标责任制,带动全区整体工作上水平。四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工作思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五是坚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结合河东的实际,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和部署,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及时作出科学决策。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开展创新和全面上水平大讨论,凝聚全区的力量,形成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充分看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较小,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经济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明显;区位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城市建设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质量还需进一步改善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
“十五”时期,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拓展新思路、增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的重要时期,是进一步振兴繁荣河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编制一个既切合河东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河东发展方向和人民意愿的“十五”计划,对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世纪实现良好开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落实“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个指导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河东所有问题的关键,作为实现河东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区委的《建议》,认真贯彻了市委提出的新世纪初“要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的三大历史性任务;按照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打破常规,借助现代科技力量,通过技术发展的跨越,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用尽量少的时间缩小差距,赶超先进”的内涵;以及一要速度快、二要水平高的跨越式发展总要求,结合河东的实际,提出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力争实现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传统和新兴第三产业发达,非公有制经济更快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较大进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城区功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有较大幅度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努力把河东区基本建设成第三产业发达,区域经济繁荣,商务功能完备,集散贸易活跃,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优势明显,社会事业兴旺,文明、整洁、开放的现代化新城区。
《建议》提出的七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中,核心是经济增长的目标,是一个自加压力、自我挑战的奋斗目标,是经过认真研究,在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和深入认识我们自身基础条件下提出的。从国际国内环境出现的新趋势,我们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方面考虑:一是适应国际发展大势的需要。当今世界,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指日可待,国际间经济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我们既是严峻挑战,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抢先一步加快发展,谁就能争得主动。二是适应国内改革和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十五”时期,我国改革和开放将进入新的阶段,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态势明显,全国各地瞄准机遇、竞相发展,市内各区你追我赶,咬劲很足,势头很猛,形势逼人。在新的一轮竞争中,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给未来的发展造成更大的被动。因此,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奋力拼搏,加快发展。三是适应全面上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市委提出的“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和抢抓机遇、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是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五”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全面上水平,首先是经济工作整体上水平;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做到一要速度快、二要水平高。没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就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几年,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各方面不甘落后的劲头很足,我们如果发展慢了,就有可能被人家超过,也无法向全区人民交代。制定这个奋斗目标,可以说是形势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是群众的愿望,是我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现“十五”期间经济快速增长目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我区不仅有发展的机遇,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九五”期间,我区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流通市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并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有中心城区区位和交通便利的优势,有便于开发商贸、建设市场的土地资源,有适合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驻区企业、部队、仓库、科研院所和高校可以借助的智力、财力、物力资源。这些现实和潜在的条件,都为我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确保奋斗目标的实现,《建议》提出必须认真把握好七项指导原则。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河东所有问题的关键。毫不动摇地坚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切实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扬长克短,发挥优势,紧紧抓住税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这个核心,积极促进区域内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和成分竞相发展、共同繁荣,形成结构优、支点多、层面宽、合力强、后劲足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一要速度快、二要水平高的跨越式发展要求。二是坚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从区情实际出发,调整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三是坚持改革和科技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四是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充分利用和挖掘区域内优势和潜力,用好用活用足相关政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使扩大开放跃上一个新的层次,拉动我区经济快速增长。五是坚持打好服务牌。牢固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不断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完善和落实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六是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共同进步。要使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七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尽心竭力地为群众谋利益,努力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对这些基本原则和要求,我们都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全面贯彻执行。
三、关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抓好三件大事,突出一个重点
《建议》在指导原则第一条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毫不动摇地坚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委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战略,这是“十五”期间河东经济发展的大思路、大举措。确定这样一个大思路,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从我区经济和税源构成情况看,驻区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加大,已经成为我区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发展驻区三产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区域经济大有可为,也是必由之路。这一点在全区已经形成了共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看,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都是非常繁荣的地区,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全市各区的发展思路看,都把发展区域经济作为着力点。因此,区委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这是一个完全符合河东实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在全市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正确选择。
区域经济的核心是税源,坚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围绕增加税源,壮大财政实力,切实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三件大事,突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这个重点。抓住了这三件大事和一个重点,就抓住了河东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可以带动全局,实现整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里,我着重说明五个问题:
第一、关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主线。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为目的,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按照“强三优二”的发展方向,立足优化升级,提高效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要拓宽领域,扩大总量,提高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积极推进社会性服务产业,建立与中心城区功能相匹配的服务业体系,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第二产业要以改造升级、提高效益为重点,积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型、效益型、外向型、都市型工业。
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对效益好、有市场的名优产品,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植发展、巩固提高,促进产品上规模、上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要以市场为导向,严格控制市场平销产品,坚决淘汰市场滞销产品。要积极引进和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特、精、新产品。
在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要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搞好所有制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国有、集体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推动区属国有资本从企业中退出来,重新优化配置。积极采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及混合所有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二、关于积极推进科技进步问题。《建议》提出,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实现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的路子。这条路子,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的重要精神,也完全适应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更是我区增强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五”期间,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特别要注重引进吸收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尽快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区在推进科技进步方面,要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加以推进。认清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我们在这方面尽管刚刚起步,困难较大,但决不能无所作为,否则,将远远落在别人的后面。要按照《天津信息港工程规划纲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着力实施好政务信息系统工程,积极筹划多媒体社区综合信息网络及其网管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步使信息服务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广泛开展信息化基础知识教育和培训,搞好信息化综合管理。
二是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技术水平。要充分发挥驻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厂、专家服务组和政府经济顾问的作用,建立企业与这些单位的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合作关系,增强新项目、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立和完善区级技术项目储备库,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升级提供充足的项目资源,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我们要重点扶植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上档次、上规模。积极促进一大批科技型小企业加快发展,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力争质量上有新的突破。继续巩固和完善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筹建民营科技园,搞好科技项目的孵化。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抓住驻区科研院所转制的时机,积极引导他们大力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技术交易市场。
四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经济和社会事业要发展,人才是保证。“十五”期间,要大力选拔、培养和引进各类领导型、科技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强人才市场建设,营造吸纳人才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完善重用人才的政策,让优秀人才才尽其用,充分施展才华,为河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要千方百计留住人才,坚持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
第三,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问题。《建议》提出,要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广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与合作,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千方百计把资金、技术引进来,这是关系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也是衡量经济工作部门的两大主要指标。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区中心区位、土地和环境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内、外商来河东投资和合作开发。要积极引导内外资本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下力量抓好“顶新大卖场”、“欧亚国际会馆”、“南洋大厦”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以开拓市场、寻求发展为目的,支持有条件的优势企业到区外、市外、国(境)外投资发展,积极参与西都大开发,为河东区的经济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继续巩固和发展同国内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第四、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问题。《建议》提出,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河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要抓住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挖掘我区的优势和潜力,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步伐,使其成为河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全区上下必须紧紧抓住这个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上,一是要积极拓宽领域。充分开发利用驻区三产资源,引导和帮助驻区企业大力兴办第三产业。改造提升和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法律咨询、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教育培训、卫生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物业管理、社区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等社会性服务业。二是要选准突破口。就是把大力建设和培育市场载体作为振兴第三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突破口,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多方投资、分步实施,突出特色、形成体系”的原则,加快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建材、家用电器、家具、装饰材料、旧机动车等大型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增强聚集、辐射和服务功能。三是要建设好重点项目。积极规划和建设以南站为主的中心商务区起步区和天津站后广场、新开路地区的商务区。建设好六纬路商业示范街和华昌大街以北地段的大型商贸城、直沽旅游商城等服务业项目。不断扩大和提高大桥道特色食品的生产规模及水平。巩固发展多功能购物中心、各类犬型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积极开发交通功能,把通道变商道。搞好房地产开发,不断扩大房地产交易。建设海河旅游风景线和大直沽“天妃宫遗址博物馆”,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上,要重点搞好支持、鼓励和引导。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抓住土地置换的机遇,加大闲置地块的开发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控股、收购、租赁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重组。按照做优、做大、做强的要求,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科技型、质量型和外向型、集团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上规模、运行上质量、经营上档次、效益上水平,使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第五、关于继续打好服务牌的问题。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持续打好服务牌。区委《建议》把打好服务牌作为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作为推动河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说明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里我再特别强调,各职能部门都要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紧紧围绕经济工作整体上水平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保证和智力支持。要不断完善和落实好扶植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办法,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和天津市的有关政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各执法部门要强化依法办事意识,加大依法管理和执法监督的力度,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使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成份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贡献大。
四、关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大胆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明确提出了全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这里我着重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继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按照“抓大要强,放小要活”的原则,加快国有、集体骨干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规范的不同形式的公司制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效益,努力做优做强。对区属国有、集体小企业,按照全面放开搞活的要求,推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资产变现、租售结合、破产兼并、公开拍卖等多种形式,能够搞活的切实搞活,应该退出的全部退出,不能生存的依法关闭破产。退出的国有资本要向优势企业、名牌产品和新兴行业集中。要加强对改制小企业扶植力度,建立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支持科技型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配合企业改革,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要搞好试点并逐步推行区属骨干企业领导人和科技骨干年薪制,充分调动经营者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第二、积极推进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集体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加快落实国有、集体资本出资人到位,基本形成监管规范有效的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通过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推进政企分开,建立规范的国有资本管理营运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国有、集体资产的优化重组。区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和集体资产经营中心要进入资本流动的实质性运作。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使资产向优势产业集中。加强对国有、集体资产的监管。建立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责任制和国有集体资产管理档案,开展国有、集体资本营运效绩评价。规范资产转让行为,加大对违规、违法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查处力度,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努力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上、机制上的束缚;通过改革创新,把政府职能真正转移到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和面向社会服务上来。继续改革和精简机构,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我们还要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加快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等配套改革步伐,积极推进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改革。
五、关于不断提高城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十五”时期,是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上台阶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建议》明确提出了“要按照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要求,科学搞好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加大管理力度,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基本格局。”当前,全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人民生活迫切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一定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商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把河东的城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为此,我在这里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高标准规划和构建现代化新城区的总体布局。按照国际港口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标准,努力规划和构建“两个商务区”、“八个功能区”和“八条城区形象线”的基本框架。即:南站中心商务区起步区,重点发展商务、金融、会展和高档餐饮业;天津站后广场、新开路商务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大王庄、大直沽、中山门、二号桥、唐家口、万新村等八个地区,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功能区。海河岸线及卫国道、津塘路、六纬路、内环线、中环线等八条主干道路,重点建设成充分展示大都市风貌的城区形象线。初步实现城区的总体布局,展现现代化城区新风貌。
第二、高质量搞好城市建设。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十五”期间积极争取市里立项和支持,按照规划拓宽、改造一些主要交通干道和建设立交桥;结合公建配套,再建设一批商贸设施和特色专业市场;积极实施集中供热、燃气管道化;实施雨水排放改造工程等,通过搞好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档案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继续搞好危陋房屋改造,高标准地搞好十一经路和李公楼立交桥两侧的拆旧、绿化及主干道路两侧的整修工程,提高城区的品位和知名度。
第三,高水平搞好城市管理。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思路,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在市容管理方面,要继续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完成市三年综合治理目标,巩固“畅通工程”成果,使城区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景观建设方面,要综合整修主干道路两侧建筑、街景立面,建立若干个灯光组团、灯光商业街和大型建筑灯光轮廓线,建设几个大中型绿化广场和入市道路两侧绿化带,让河东更加绿起来,亮起来,环境美起来。在管理体制上,按照天津市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区、街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把加强专业管理与推行综合执法、综合管理结合起来,加快城市管理服务性土作向社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的过渡,提高城市的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六、关于发展各项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建议》提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五”期间,我们要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文化品位”新三件事的要求,通过加快发展经济和各项事业,使全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较大幅度改善。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搞好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推行多形式的弹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提高住宅配套水平和住宅热化率。全区基本实现煤气化。
加快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十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等系列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下力量抓好全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科研工作,建成河东区教育中心。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和校园网络、区域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校、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名师队伍。改革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既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的校长队伍。积极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医疗条件,健全预防保健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建成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体育训练中心,发展体育产业。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快杜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议》在筹划经济建设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加强对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的研究,理直气壮地讲好大道理。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积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机关、文明行业和军警民共建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建文明城区,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提倡艰苦创业,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弘扬科学精神,搞好科普宣传,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崭新的精神风貌。加快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筹建区文化广场、文化馆新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和青少年、妇女、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设施。搞好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培养和扩大创作队伍,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加强对新闻舆论、国民教育、社区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促进各项文化事业繁荣健康发展。
《建议》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十五”期间要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继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加强社区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工作。“十五”期间将加快依法治区步伐,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把勤政、廉政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能力。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保持双拥模范城的荣誉。
八、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完成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关键在党。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和领导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要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三讲”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刻认识、正确把握和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抓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的工作,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战略眼光、超前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着眼于新世纪的发展,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士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同心同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要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真心诚意服务经济、服务群众,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从思想上、制度上、机制上增强反腐败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努力建立优良的党风和政风。实现“十五”目标是全区人民的共同事业,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拓宽党在各个领域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志们,制定好“十五”计划是全区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河东在新世纪之初更快的发展。希望同志们本着对事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同把《建议》修改好。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奋斗,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建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