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危机意识狠抓两个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2453
颗粒名称: 树立危机意识狠抓两个效益
其他题名: 河东区卫生局改革成果巡礼
分类号: R197.1
摘要: 本文讲述了党的十五大为各项事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顺潮扬帆的良好机遇。我区卫生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相继在管理体制、用工和分配制度、干部聘用制度、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全方位改革,成功地探索出一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之路。他们的经验作为卫生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在全国推广,并为全市医疗卫生改革和我区各项事业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关键词: 河东区 卫生局 改革

内容

编者按:党的十五大为各项事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顺潮扬帆的良好机遇。我区卫生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相继在管理体制、用工和分配制度、干部聘用制度、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全方位改革,成功地探索出一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之路。他们的经验作为卫生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在全国推广,并为全市医疗卫生改革和我区各项事业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德医风有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战线也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激烈竞争。
  面对各医院门诊量下降,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医院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区卫生局的领导们清醒地认识到:不改革就不能增强区医疗服务的整体实力;不改革就不能使区属医院焕发生机;不改革就会砸了广大职工的“饭碗子”;不改革河东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就得不到长足发展。
  党的十五大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为各项事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河东区卫生局党委领导班子经过深刻的思考,将涉及千家万户的医疗服务改革战役拉开了帷幕……
  卫生事业何去何从的大讨论在全局展开了。上至局领导及机关干部,下至医院的医生和职工都在思考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几十个改革方案,通过讨论,一套从区情实际出发,具备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出台了。
  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区卫生局对各医院院长和书记实行了“风险抵押承包”。医院的效益和院长、书记的利益直接挂钩。这一举措的效果十分明显,有的医院采取措施迅速扼制亏损;有的医院发动职工义务劳动减少支出;有的医院改变了大把花钱的恶习……截止1997年底,各医院外欠款额逐渐减少,有的医院已经扭亏为盈。区卫生局在体制改革中,还总结经验,实行“引进能人、委托办院”的新机制。河东骨科医院和河东富民医院在濒临关门的关键时刻,聘任了正骨专家常万云和原市教卫文委副主任周延昌主持院务工作,在“常氏正骨”和“精神卫生防治”两大特色医疗享誉津门的同时,这两家医院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实行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原妇幼保健站和河东保育院联合成立了“河东区妇幼保健所”之后,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分流了部分富余人员,实现了平稳过渡。河东结核病防治院积极开拓经营,减员分流职工20~30%,并做好妥善安排;同时在分配制度上普遍实行了效益工资。如中心医院推出了“按科室核算、定额、分配”的改革分配方案,为全局提供了经验。
  抓住干部聘用制度改革这个关键。区卫生局提出了“提高干部素质的五项措施”,要求各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奖勤罚差的同时,使每个干部都能上能下;并对不称职的干部,根据其错误程度,分别实行“警告”、“亮黄牌”、“就地免职”。实行这项制度以来,有两位不称职的院长被免职,在干部队伍中引起很大震动。自此各级干部主动提高工作能力、转变观念,处处以身作则,目前在卫生局系统蔚然成风。一批中青年干部在改革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了成绩。
  向阳医院副院长王雅洁,从机关到基层担任领导工作后,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她与书记刘旭明一同调研了十多家老年公寓后,建立了“河东老年康复保健院”,走出一条“院中院”的发展新路。
  公开招聘院长,是河东卫生局又一大胆改革。前不久,大直沽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名“候选人”在全院职工大会上进行“竞选演说”;同时还在局机关实施了“两级聘任、竞争上岗”制度,改变了人浮于事的局面,为向公务员过渡创造了条件。
  加速结构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区卫生局对下属有的医院实行“强强联合”。他们把津东医院和赤锋医院组建成河东中心医院,形成了全区的医疗和医学教育研究基地。与此同时,重新规划发展专科特色,筹建了郭庄子“牙科医院”,投资四十余万元在向阳医院建立了老年康复保健院,将有限的资金在区内进行了合理配置。
  大力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此项工作河东区起步较早,在改革中又进一步得到加强。许多医院冲出“围城”走向社区,走进居民家庭。其中二号桥医院为全科医疗站,他们还培养出主任医师胡金敏等一批优秀的全科医生。
  走改革之路,使河东卫生局2000多名职工、500多名共产党员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实际,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雅洁
相关人物
刘旭明
相关人物
胡金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