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红螺寺那天,天湿漉漉的,不时飘起濛濛细雨。我没有听导游的讲解,而是买了张导游图,由着性子走起来。
这座千年古刹座落在三面环山的幽谷之中。穿过一片竹林,拾阶上得一座高台,便是古寺中院的山门。中院是红螺寺的中心区域,院落不算大,格局却很紧凑。院中有不少古树,粗壮的虬枝四下横生,恰似一顶绿色的华盖,院中的正殿,配殿及耳房几乎全在它们的荫庇之下。寺中香火很旺。大雄宝殿前一尊一人多高的铜铸香炉中,飘散着游人及香客投入的整把香的青烟。青烟袅袅,在古树的枝叶间升腾缭绕,若有若无的雨丝则透过古树的枝叶飘洒下来。上升的烟,下落的雨,为红螺寺凭添了几分悠然的古意。
走出中院的侧门,不经意中瞥见一面灰色的砖墙下植了一排一人高的玉兰树。柔嫩的枝条上无叶,却怒放着许多玉兰花。白色的、紫色的花朵绽开在纤细的枝条上,大的显得有些夸张。它们在微风细雨中,静得凝固了一般,厚厚的花瓣在崭新的灰墙映衬下,到显得十分协调。
踱出寺院,爬上后面的红螺山,心胸豁朗。举目远眺,微岚笼罩,细雨迷濛,空山清幽。群峰连叠形成十分优美的曲线。目光突然触到对面山坡上一株桃树,满树繁花缀在漫坡浓浓的绿色间,恰似一群安详的僧人中立了一个灿烂的雅童,让人静谧的心一下活泼起来。这里的山不高,但回首俯望,掩映在浓荫中的寺院却仿佛是可以托于掌中的微雕。人影如豆,穿行其间。瞬间,我似乎领悟到了那种宗教的悲悯。
红螺寺出过一位净土宗的祖师,称十二祖际醒大师。关于大师的事迹,寺中简介不过寥寥数百字。但寺中专设一殿供奉有他的塑像,足见他生前怎样的德高望众?寺中还供有大师的舍利。那舍利如豆如米大小不一,白绿相间,有的晶莹如玉,有的粗糙如璞。我是第一次见到舍利,凝视那些生命归寂后留下的精华,心灵深处油然生出深深的敬意。说舍利标志着一位出家人功德的圆满,毋宁说是心灵艰难抉择的结果。
走出红螺寺,坐入急驰的旅游车中。青山被抛于身后,高楼却蜂涌着迎面扑来,那感觉真如从空灵的月光下倏地闯入喧哗的阳光中。生命以出世和入世的方式追求完美的归宿,所有的追求都充满了令人肃然的非凡。所以说舍利标志着佛家的功德,那尘世间的舍利便是不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