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当一个来津观光的外国代表团看到高楼林立,大厦比肩的河东区十一经路时,不禁惊叹:“这里真像是日本的银座!”“发展快、变化大”是社会各界对河东区的一致评价。十一经路——这条荣膺本市高层建筑最密集街道美誉的城市道路总长不过半公里,然而,这条短短街道的变迁却是我区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崛起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克服困难、团结拼搏,用勤劳、智慧的双手,绘就了一幅经济结构合理、各业兴旺发达、社会稳定、市场繁荣、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文明城区的宏图。
五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按照“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把经济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上,制定了《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河东区兴工强商五年发展目标纲要》和《河东区兴工强商五年发展规划》。五年里,共为区街企业推荐科技项目和成果400多项,引进、开发新项目340项。结合区域特点,我区把大力发展驻区第三产业做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税收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积极帮助驻区企业利用闲置生产要素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目前,全区第三产业已达7000多家。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截止今年,个体工商户已达13900户,私营企业达855家。全区经济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以两位数字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5.1%,1997年达到13.57亿元;总收入年均增长25.1%,1997年达到34.64亿元;总利润年均增长27.9%,1997年达到1.54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1997年实现14125.43万元。
在城市建设中,区政府始终把危改作为对公仆感情观的一场严峻考验,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迎难而上,创造性地采取“区企结合”、“以拓路带危改”等有效措施,加快了我区城市建设步伐。从1993年底至今年9月末,共累计拆除危陋房屋153万平方米,占全区危改总量143万平方米的107%;开工面积54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75万平方米,7万户居民受益。在全市危改中创造了“完成危改拆迁总量;自行完成危改任务;受益居民户数”等六个第一的骄人成绩。目前,以十一经路为轴心的大型公建一条街也已初具规模,新开路、六纬路和津塘公路两侧的开发改造已取得重大进展,万隆大厦、新疆建设兵团大厦、工行大厦等一大批具有现代化建设规模和风格的公建项目相继落成,新亚大厦、轻工大厦、荣信公寓等12个公建项目即将竣工。
几年来,我区各级党政机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工作思路,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全区共维修道路36.4万平方米,里巷甬路1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167万平方米。河东公园建成对外开放,植树32.7万株,新建绿地76.6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由17.05%提高到22.97%,人均占有绿地面积由2.14平方米提高到2.91平方米,绿化率由3.74%提高到6.59%,被市政府命名为“绿化先进区”。全区18个街创建成为市容卫生达标街,13个街成为国家卫生城市优秀达标街。通过实施灯光夜景建设,建成了“一线、六段、三点”巨大灯光带,使全区形成了“千树万树梨花开,夜景灯光不夜城”的壮美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