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书曲艺术
书曲表演是演义体裁的口头文字,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自古流传经久不衰。解放初期,在天津大小书场有200多家,河东区在郭庄子、唐家口、大直沽、郑庄子等地区有三、四十家而郭庄子老地道外就有十几家。有名气的应推“会友书场”。
当时有名望的说书艺人有姜存瑞、李存寿、魏存发、陈世和、孟宪章等老先生。说西河大鼓的有藏庆兰、杨文艳、王艳云、孙艳如等女演员和王田雨等琴师。主要以“大宋八义”、“剑侠图”、“明英烈传”等成套的书为书目。
解放了,书曲艺人思想解放,破除迷信,舍去了那些封建糟粕的书,改为讲“岳飞”、“杨家将”、“三国”、“水浒”(宋十回、林十回、武十回)的书曲。
当时闻名遐迩的要数姜存瑞老先生说的“三国”。天津曾有“三国四奇”之说,“四奇”就是“文、武、刻版化、艺术型”不同程式表演的“三国”。“文三国”是指天津益世报编辑张慰臣,下班后赶书场。书生味十足地论“三国”。“武三国”是吴智子,他是武林高手,常以武将风范演“三国”。“刻板化三国”是西子云,讲起“三国”来,有声有色诵“三国”,一句一字也不差。“艺术型三国”是张岚溪,以娱乐为主,连说代唱,表演火爆多彩。
后有魏存发与姜存瑞二位先生综合四大流派的精髓,亲自写“彩子”,由魏先“趟水”(第一次拿到台上演出),一炮打响。
姜存瑞先生解放后推陈出新,经过认真整理,演出全本“三国”。特别是“温酒斩华雄”、“舌战群儒”等段子,脍炙人口,后来在电台、电视台播讲达数百场。姜先生的“三国”以熟生巧,巧中生精,精中生宝。特别是“贯口”达到快而不乱,一字不吞,气势雄传,抑扬顿挫,不轻不薄的水平,使人听后有回肠荡气的感觉。
半个世纪后,天津站在百年诞辰落地重建,成为亚洲一流现代化的车站。老地道随之填平,部分影院、书场拆除,老地道外成了天津站后广场。目前,正在修建“华夏之林”各省市驻津经济商贸区。架设了越过铁路的过街天桥。旧貌换新颜,老地道外已变成具有现代化城市风韵的后广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