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孩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1861
颗粒名称: 自强不息的孩子
分类号: D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墙子大街小学的10岁女孩蒋荣在母亲去世后,尽管遭受了失去母爱的痛苦,但仍然刻苦学习并自觉自律。她珍惜每一次机会,即使生活艰辛也坚持完成学业并积极面对困境。蒋荣的事迹在学校中受到了关注和鼓励,她也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进。
关键词: 蒋荣 刻苦学习 自觉自律

内容

人们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而我区石墙子大街小学的10岁女孩蒋荣却失去了妈妈。面对不幸,蒋荣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呢?让我们走进她的生活看一看。
  蒋荣5岁的时候,母亲得了乳腺癌。从那时起,母亲就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蒋荣身上。母亲去世前给蒋荣留下一份遗书,遗书中写道:
  妈妈心爱的宝贝——荣荣,我怀着十分内疚的心情和你讲几句话,也许这就是最后留言吧!由于妈妈的不幸遭遇,不能给你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这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不要为此而伤心难过,也许这样的环境会给你创造一个早日成才的条件。你要把失去母爱的痛苦化为力量,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长大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母亲去世前后正是蒋荣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九岁蒋荣硬是没让老师和同学们发现任何异常。她一边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一边刻苦学习。在那次期末考试中,她又一次夺得了全年级第一名。
  她常和母亲在梦里相遇,醒来时早已泪流满面。她甚至不愿去公共场所,因为不愿看到别的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她把这份痛楚深深地埋在心里,没有和任何人说。因为她不想让人同情,不想让人知道她有一个不完整的家。
  一年过去了。在夏天的一个早晨,下着滂沱大雨,两尺多深的水淹没了蒋荣家住的小巷。父亲送蒋荣去学校,遇见了班主任李克梅老师。李老师心细,问道:“怎么总见不到孩子的妈妈呢?”蒋荣的父亲叹了口气:“老师,这孩子命苦……”李老师才得知事情原委。
  李老师背着蒋荣把情况和班里的同学们说了,孩子们都哭了。他们有的偷偷塞给蒋荣本子、铅笔,有的下课后拉她出去玩,怕她伤心、寂寞。他们对蒋荣说:“你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和你在一起。”蒋荣深深感动了,第一次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哭了。
  蒋荣母亲去世以后,家庭的生活非常简朴。她从不乱花一分钱,还经常帮助父亲分担家务,每天主动洗碗、收拾房间、叠被、洗衣服。生活的艰辛磨练了她自强不息的品格。
  蒋荣从小爱读书。由于家里经济困难,买不起书,她只能每个星期天去书店看书,这次看了多少页,记下页码,下次再去看。
  蒋荣家有一块小黑板,那是她练字和复习功课的家什。冬天,父亲把小黑板挂在柜子的把手上;夏天,就在屋外堆煤的黑地上练字。
  从上小学起,蒋荣的学习成绩就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师说,她不是那种禀赋特异的孩子,她“靠的就是自觉和勤奋。”
  蒋荣在一次中队会上发言说:“我深深懂得: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要建设祖国就必须有知识,有文化。人要是有了信念,有了追求,什么痛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蒋荣的事迹在全校不胫而走,她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以及家长们的关心和帮助。一天,三年级的学生赵晨曦的奶奶拿着一封信和二十元钱赶到学校,流着泪说,听了蒋荣的事情后就觉得心里受不了。老人在街道工作,想借那封遗书抄一抄,去教育那些离异的父母。很多家长以蒋荣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学校还以“自强不息”为主题,召开了中队会。现在蒋荣身边许多同学懂得了节俭,不再乱花钱。
  对于在逆境中奋斗取得成功的人而言,苦难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和同龄的孩子相比,蒋荣稚嫩的肩膀承担了人世太多的风雨——丧母、家贫、负债,但幸运的是,她凭借顽强的毅力,正一步一步坚实地前进,而且人们的关心和帮助也成为她前进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晶萍
责任者
蒋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