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岁的李艳臣,是中山门环卫队的一名普通扫道女工。20年来,她以全部爱心谱写着自己平凡的人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92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市局级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最佳文明职工。
艳臣对待工作是尽心竭力的。哪里艰苦,哪里活儿不好干,她就主动承包哪里的路段,经常是一个人顶两个人干。每天上班,她都提前到,为全班准备好工具;下班她走得最晚,整理好工具,收拾好库房再走。雨后推水,她抢最累、积水最多的路段推水;下水沟堵了,她总是不加思索地用手掏净。她还经常利用可利用的公休日顶替生病的同志清扫马路,替孤、老、残家庭清整卫生。
然而,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艳臣是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来与生活挑战。婚后仅一个月,艳臣的丈夫就因患精神分裂症住进医院。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艳臣哭成了一个泪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当时在家里一起生活的还有年迈身体多病的公婆、未婚的小叔小姑,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为了吃饭,艳臣利用业余时间到市场上卖冰棍,晚上到居委会的楼群里掏楼眼,一年365天用自己瘦弱的肩膀照顾孩子、跑医院看望丈夫、赡养老人,干好本职工作,用自己全部的爱支撑起这个家庭。
对待公婆,她不厌其烦。二老身体不好,她挑起做饭、洗衣的重担,想方设法在有限的工资中挤出钱来为老人改善伙食。86年公公去世,丈夫又病重住院,艳臣作为大儿媳,把一切事宜都承揽下来。为了解除婆婆的痛苦,艳臣就和婆婆多聊天,顿顿更换花样,做对口味的饭菜给婆婆吃。老人很受感动,逢人便夸:“艳臣比自己亲生女儿还亲。”
对待孩子,艳臣悉心培养。艳臣常想,丈夫没给国家做贡献,可单位却一直照发工资,自己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来弥补他父亲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十九年来,由于自己文化低,为了教育孩子她不知吃了多少苦。为了让儿子做好功课,她和孩子一起学,有时为了弄懂一道题,她整夜地不睡觉。特别是孩子生病,她一个人背着孩子上医院,每逢节假日,别人却可以随夫携子逛商场、游公园,而艳臣则是不停地从早忙到晚。
爱心之花结硕果。19年来,李艳臣为丈夫、孩子、亲人默默奉献忠心、爱心、孝心,得到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连续五年被河东区民政局评为五好家庭和好儿媳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