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光明的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1367
颗粒名称: 为了光明的事业
分类号: F426.61
摘要: 1997年10月14日出版的河东报刊登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河东区 电建 光明的事业

内容

不论是站在天津西部杨电那繁忙的工地上,还是站在刚刚竣工的秦电那高高的发电机组旁,心底里禁不住发出一声深深地问候。
  电建人,你好!
  非常有幸,有电建人做我们的战友。从河东,走出一支携火挟电的队伍。
  30多年来,华北大地上,绝大部分的电厂,都留下这支队伍深深的足迹,都淌过这支队伍咸涩的汗水……
  这支钢铁般的队伍,创造了建成投产57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业绩,给人们带来须臾不可分离的光明……
  在杨电工地的调度室里,风尘仆仆赶来的二公司党委书记王庆平同志,向全区27个参加文明行业创建座谈会的单位负责同志介绍着他们抓两个文明建设的作法。从那浓重的冀东口音里,我们感受到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体现两个文明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于这支跨世纪的队伍,具有着生命般意义。
  在秦电高大机组下的简易小平房里,一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思桐,用那嘶哑而平静的语调,述说着在这支队伍里发生的感人故事……野外作业、生活艰苦、工期紧张、任务繁重,困难象小山一样摆在人们面前。如何以人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在工地食堂,有着二级厨师资格证书的大师傅把饭菜做得有滋有味;于是,青年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于是,每天晚上,从被称为职工之家的工地俱乐部,飞出年轻人的欢笑和歌声;于是,工地上职工们有了生龙活虎般的干劲,秦电被誉为华北网局的“窗口工程”……
  是啊,整个工地就象个大“家”,而家,对于常年野外作业的电建人显得多么重要!一公司党办的小丁如是说“孩子在津上学,真让人想家。每当两个月回一次家时都想喊,‘可回到家了’,但一回到工地这个“家”,百日竞赛、各种报表一忙活儿,又把那小家忘了。”无论是思想亦或语言都是那么的朴实。可敬的电建人!
  海风习习,漫步工地大院,我想起25年前,那时,我在西北某地边防部队服役。除夕夜,我在哨位上执勤,耳畔朔风呼啸,眼前戈壁砾石在风中翻滚。我紧盯着远处的界碑,心中充溢着一股战士的豪情,因为我知道,在身后那浓重夜色的深处,是万家灯火。多少年过去了,我常以为,这种感情,如今已很难觅到。可是在这,在电建人身上,我又找到了这种感觉。为了光明的事业,这里也充满着一股豪情,一种神圣的责任感!
  四台高大的机组,灯光在闪烁。回想白天党办小刘秘书曾告诉我,今天,新分配的21名大学生来报到了。他还说,去年的这个时候,李鹏总理曾来工地视察,并且登上了30万千瓦的运行机组,和电建人握手谈心。做一个电建人,多光荣啊!
  这时,从职工之家又传来一阵阵年轻人的欢歌笑语,那当中一定有属于新分配的大学生们的歌声……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智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