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响彻四方的时候,重温冰心三十年代初期的作品《笑》,觉得另有一番新意。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微妙的,那么,冰心笔下的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笑》的开头,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雨后月夜的奇景。大地是被雨水冲洗过的,夜空又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给人一种绚丽纯净的感觉。正是在这种奇景映衬下,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跃入眼帘。在西方神话中,安琪儿是作为美丽和幸福的象征。特别是在雨后月夜奇景的映衬下,更显得洁白无瑕,一尘不染;她的笑是最天真的,那感情显然是最友善,最真挚不过的,她抱着花,扬着翅膀似乎要飞向远方,把幸福带给更多的人。这是作品中的“我”转过身来时,刹那间出现的最美好、最迷人的情景,在这里,作者使雨后月夜的奇景和画中的安琪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爱。
那一刹那间出现的最美好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呢?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那是五年前,仍然是一个雨后的月夜,在农村的一条古道上。这儿景色淳朴而又清丽,简直是一幅动人的农村生活图画。一个农村孩子“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看,这个现实中的农村孩子,他的神情与画中的安琪儿是何等相似啊!天真纯洁,同样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简直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安琪儿。他不是仙童,没有翅膀,赤着脚。尽管这样,他却具备安琪儿身上的所有品格,即人们纯真的爱。
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具备安琪儿的品格,那么,其他的人呢?对于这个问题,作者的回答也是肯定的,那是十年前,仍然是一个雨后的夜,在海滨。这儿的景色质朴清新,在这种景色映衬下,“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里显然是一个倚门而望的慈母的形象,她的笑是母亲对儿女的笑,同安琪儿的笑同样真挚、纯洁,给人以幸福感。这就再一次告诉我们,安琪儿的美好品格,儿童身上有,老妇人身上也有;这就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增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信心。
面对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作者感到是“同样的微妙”,象“游丝一般”,“合了拢来”,“缩在一起”。这就意味着,那三个笑容所传达出来的感情是一致的,都饱含着挚爱和纯真。这种品格的美,力量是巨大的,它使人产生“心中光明澄静,如登仙境,如归故乡”的幸福感,似乎自己的心灵经过一番洗礼之后的被净化了!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融化在爱的调和里”,集中地体现在一个“爱”字上。这就点明了三个笑的同一内涵,显示出作者对纯真的爱的执着追求。
尽管纯真的爱是令人神往的,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执着追求的,但在当时的实际生活中却是很少的,而更多的是虚伪、冷漠,甚至是残忍,所以本来很鲜明的印象,却使人感到渺茫,“看不分明了”。这表现了作者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意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对冷漠、残酷的现实深表遗憾。
综上所述,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多层次地不断地更换场地和人物,把眼前的,五年前的、十年前的三种情景、三个形象、三个笑容,象画屏一样推到读者面前,使理想与现实,心灵美与自然美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了,从而热情地歌颂了纯真的爱,并对现实生活中缺少这种爱感到遗憾,真实地表露了理想与现实在内心的矛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诗情画意及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艺术感染力,归功于她把写人和写景和谐而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的高超艺术技巧。
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人们仍然能够从冰心的《笑》中得到有益的启示,那就是作为社会的人,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人,应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爱人之心,并把它奉献给一切善良的人们,这种启示,无疑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倡心灵美,是完全一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心的《笑》将越来越显示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