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郭俊杰各位代表:
我代表河东区第十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天津市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报告,请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
一、“九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是历史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0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1亿元,是199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高于全市年均增长水平。2000年预计实现财政收入2亿元,是199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3%,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新进展
25个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500多家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风险抵押、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目标;建立了区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和集体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区街体制、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使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0年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8亿元,比199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21%。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8.8%上升到48.8%,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000年预计完成税收6000万元。
(四)“科教兴区”稳步推进
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总数达到380家,建立了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和科技服务中心。五年累计开发引进新项目365项。2000年新增民营科技企业50家,实现税收1800万元,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7100万元,开发引进新项目100项,建立了河东区项目库。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市首批“普九”和“双基”达标单位,基础教育教学成绩连续九年保持全市先进水平,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整体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五)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五年累计吸引外资2.63亿美元,外贸出口总值6793万美元。2000年吸引外资1500万美元,外贸出口总值500万美元。对内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52个区县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五年累计吸引内资协议额30.09亿元,实际到位11.16亿元。2000年吸引内资协议额7.2亿元,实际到位3.7亿元,吸引内资指标连续五年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六)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
危陋房屋改造成绩显著。到1998年9月,我区提前一年零三个月完成危改任务,在全市创造了完成危改拆迁总量等“六个第一”。到2000年底,全区共拆除危陋房屋182万平方米;开工705万平方米,竣工530万平方米;8万多户、28万居民迁入新居;五年间,完成41处大型公建项目,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打通并拓宽了华昌大街等7条主干道路,新建和改造了43条次干、支线道路,完成了4处道桥工程。新建了河东公园和中山门绿化广场,植树15.2万株,绿地面积达9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05%。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以综合治理主干道路、拆除违法建设和违章棚亭、建厅退路、居民区环境治理和市容景观建设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2000年重点实施了“畅通工程”,加大了综合执法力度,完成10个非占路农贸市场建设任务,退出10条道路,城区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现河东特色的“家庭文化”和双休日文化”活动广泛开展,1998年我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2000年区图书馆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面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足球之乡”、“田径之乡”的传统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1997年我区业余体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得到有效控制,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按照国务院和天津市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档案事业得到发展,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八)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区政府每年确定的改善全区人民生活的10件实事件件兑现。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住宅热化率由“八五”期间的23.4%提高到60%;气化率达到79.91%。居民的出行、购物、安全、卫生等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社区服务、老龄工作、残疾人事业得到加强,办好为民服务专线电话,全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区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广泛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我区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成效显著。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区,依法行政。定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加强消防安全工作。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保持全区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十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区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落实“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五”时期,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把河东基本建设成为第三产业发达,区域经济繁荣,商务功能完备,集散贸易活跃,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优势明显,社会事业兴旺,文明、整洁、开放的现代化新城区!
——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到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力争达到4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强三优二”的发展战略,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较大发展,到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到2005年,民营科技企业达到800家,年收入超亿元的达到10家,开发引进的科技项目占全区新项目总数的2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完成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使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先进水平。
——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外贸出口要有大幅度增长,吸引和利用内外资金要高于“九五”水平。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更大步伐。积极推进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区属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全面完成小企业改制任务。加快各项配套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继续实施危陋房屋改造,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城区面貌实现根本性变化。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建设一批文化、体育、卫生医疗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全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切实控制人口增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逐年列入计划,将“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文化品位”的新三件事作为工作重点,抓出成效。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5%左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搞好社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三、努力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坚持“强三优二”的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总量,提高水平。优化提升和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法律咨询、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社会服务性产业的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形成体系的原则,加快各类市场载体建设,重点发展旧机动车、建材、家电、家具、装饰等大型交易市场,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例。第二产业要以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为重点,积极发展科技型、效益型、外向型、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二是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集中资金和力量优先发展效益好、有市场的名优产品,做大做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引进和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特、精名牌产品。三是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国有、集体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加快国有资本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鼓励发展股权多元的混合制经济,创造宽松、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逐步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尤其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引导、支持、扶植私营企业按照做优、做大、做强的要求,向科技型、规模型、质量型和外向型、集团化方向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1年,要加大土地置换的力度,以开发促调整,加快主干道两侧商贸设施、商业街和专业市场建设,重点抓好直沽旅游商城、华昌大街北片商贸城、六纬路商业街和万隆食品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实施。要大力开发利用驻区企业资源,引导和促进他们兴办第三产业,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骨干企业扶植力度,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经营方式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质量,重点搞好大桥道食品、小护士卫生用品、威利克酒店系列用品等名优产品。积极调整经营结构,开拓新的经营业态,形成一批服务社区的快餐、超市、专营店、便民店和连锁企业,以适应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促进商贸流通。年内发展个体工商户400户,私营企业300家。
(二)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强化科技意识,推进科技创新。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开展计算机和网络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程度等方面有较大进展。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抓住驻区科研院所转制的有利时机和大专院校的资源优势,搞好服务,促进联合。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多渠道筹资建设民营科技企业园区。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流动机制,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条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2001年,发展民营科技企业50家,累计达到430家。不断完善区级项目库,年内引进和开发新项目100项。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年内建成区级信息化网络发展中心。
(三)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进一步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千方百计把资金、技术引进来。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和引导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开展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下力量抓好顶新大卖场、国际商务会馆、南洋大厦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2001年,完成外资协议额1500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总值600万美元。全年完成内联引资协议额5.36亿元人民币,到位额2亿元。
(四)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发展快、潜力大、效益好的区属骨干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专业化公司,实施二次重组。二是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放开放活小企业,使区属国有、集体小企业有序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三是积极推进国有、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国有、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四是加快各项配套改革。初步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逐步推行区属骨干企业领导人和科技骨干年薪制。五是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2001年,要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公司和街道工商实业公司转制。加快以出售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年内全部完成小企业改制任务。建立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进一步完善国有和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搞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理顺区街管理体制。年内全面推行二号桥街环卫、园林专业化管理作业的改革试点经验。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改革和精简政府机构。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统筹项目内养老保险金社会发放工作,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五)突出抓好税源建设
“十五”期间,要把不断增加税收和增强区级财力作为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在涵养税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拓宽引进税源的渠道。严格落实税收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强化预算管理,严格财政支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01年,以房地产开发企业、驻区三产、私企纳税大户和区属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大服务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引进税源的奖励办法,落实各级领导促税责任制,实行税源流失责任追究制度。
(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要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着力构建“两个商务区、八个功能区、八条形象线”的城区布局框架,加快大型公建和商贸设施建设,力争完成20个项目。加快供热、供气、排水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区绿化建设,提高人均绿地和绿化覆盖率标准。加快市容景观网络和灯光夜景建设。加快城市管理向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和法制化过渡,提高城市的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2001年,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实施。年内建成新开路至新兆路商业一条街(华夏之林片内);整修新开路、华昌大街两条主干道路;完成危改纪念广场和绿化广场建设;整修京山铁路沿线;完成一处“平改坡”工程;建设8条支干道路和3个重点地区的城市景观网络。二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年内配合市政部门完成二号桥排水和张贵庄道路工程,完成现有住房补建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三是继续实施危房改造。年内对十一经路立交桥周边、华夏之林、华昌大街北片及其它零散片的危陋房屋进行改造。完善住宅小区的居委会办公用房、车棚、甬路、绿化、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巩固“畅通工程”成果,落实责任制,防止回潮。推进居民区物业管理,使全区物业管理小区的比例达到30%以上。年内创建70个文明小区。加快退路进厅步伐,新建12个厅式农贸市场。五是继续推进垃圾袋装化工作,年内在全区26条主干道路两侧单位和双气居民区基本实现垃圾袋装化。加强清扫保洁,建成河东垃圾处理场并投入使用。
四、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2001年,继续深入开展以“三创一建”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创建活动,要在中山门街达到“五个一”标准的基础上,再有2-3个街道达标。不断规范行业作风,促进行风好转。广泛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二)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2211”园丁计划,全面完成第二周期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1年,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加大撤并重组的力度,加快示范校、规范校、精品校和特色校的建设进度。筹建河东区教育教学科研中心,申报筹建河东区职业技术学院。
(三)发展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十五”期间,巩固和发展我区群众文化、群众体育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和体育活动,提高全区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成适应形势发展的医疗服务新格局。2001年建成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体育训练中心,改造体育场,举办全民体育运动会。建设河东区文化馆新馆,改造中山门影剧院,举办河东区第三届家庭文化艺术节,配合市文化局建设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全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到95%。
(四)加强社区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全面加强社区建设。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2001年,建立社区组织领导机构,抓好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建设,建成区级社区服务中心,推广两个街道的试点经验,有条件的街道都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建立社区服务站,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发展互惠互助的社区服务组织,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推进社区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居委会建设,开展居委会达标活动,年内每个街道至少创建1-2个示范居委会。
(五)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大力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以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为重点,实施“蓝天工程”。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强化全区人民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意识,完善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保持低生育水平。
(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十五”期间,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全区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让老百姓得到的实惠能够及时得到。坚持每年为全区人民办10件实事。深入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就业机制,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2001年要继续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搞好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健全就业服务网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社区帮困扶贫、助残育幼、敬老养老、便民利民等综合服务体系,做好老龄工作,区残疾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继续办好为民服务专线电话,解决好群众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
(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认真执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密切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做到重大问题协商于决策之前。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做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谊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坚持依法治区,积极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区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001年,开展“四五”普法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健全和完善基层三级调解组织网络,继续做好“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经济建设的犯罪行为。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开展创“无毒社区”活动。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深化基层“创安”活动,认真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防止火灾及其它重大事故发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