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0650
颗粒名称: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其他题名: 1997年1月28日在河东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分类号: D623
摘要: 这篇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汇报了河东区在1996年的工作成果和各项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报告中提到,河东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改革取得新成绩,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在城市建设方面,河东区取得了突出成绩,危房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各项指标超额完成,一些重点地区的拆迁工作取得了进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突出。
关键词: 河东区 政府报告

内容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1996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
  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1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29.08%;总收入完成29.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2%,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20.4%;利润总额完成1.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5%,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21%;财政收入完成11872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1.3%,比上年实际收入增长24.3%。
  二、改革取得新成绩,招商引资效果明显
  在改革方面,实现了东海商厦集团公司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完成了区糖酒食品公司批发公司等一批市、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多方投资组建的4个有限责任公司已投入运营。
  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年协议外资额603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其中房地产协议利用外资额5125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2%;“三资”企业协议利用外资额91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1%。外贸出口总值达到1800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50%。吸引外地在津投资协议额4.43亿元人民币,完成年计划的100.6%;实际到位1.7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74%。
  三、城市建设取得突出成绩,拓路带危改实现新突破
  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危改和房地产开发各项指标。全年拆除危陋房屋23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年计划16万平方米的144%;施工面积202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200万平方米的101%,其中危改125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110万平方米的114%;竣工面积72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70万平方米的103%,其中危改50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45万平方米的111%。
  危改重点片取得新进展。中山门地区完成拆迁任务9.3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拆迁量20万平方米,占拆迁总量的57%。大直沽官前小区、诚友庄二期、华夏之林、南横街等危改重点片也有了较快的进展。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突出。圆满完成了华昌大街和大直沽中路拓宽工程公交汽车枢纽站竣工并投入使用,天津站前广场高架桥工程进入施工阶段。
  大型公建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在主干线上兴建的大型公建项目和“华夏之林”工程进展顺利。天星大厦、万隆大厦等八个项目主体竣工。区图书馆和荣信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
  四、尽心竭力为人民办实事,群众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全年共维修道路7万平方米,完成了临池里路、月牙河路、唐口二号路、北长路道路拓宽和翻修任务。新增供热面积49万平方米并保证了及时供热。新植树木8.5万株,新建绿地16.7万平方米,完成森林体育公园修建任务6.3万平方米。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95年的2.5平方米提高到2.8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1995年的21%提高到22.86%,绿地率由1995年的4.5%提高到6.5%,被评为绿化先进区。
  深入开展了市容环境“净化、美化、序化、优化”活动。完成了同市签定的拆除违法建设和违章棚亭3300间的任务。加强了灯光夜景建设,完成了八条道路的整修工程。全面完成了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环卫工作瞄准一流目标,强化日常管理和基础性工作,为全区提供了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作用,待业人员安置率达89%。建立了解困基金,妥善安排了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生活。认真贯彻《劳动法》,全面实行了劳动合同制。认真贯彻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条例,将养老保险改革向前推进了一步。我区再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坚持把稳定市场物价摆在重要位置,加大了市场监管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起草制定了《河东区“九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实施规划》。开展了创建文明街道等十大系列活动。广泛开展了“建河东、爱河东、文明在河东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系列活动。军警民共建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新的进展和提高。充实和加强了全区各级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机构,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都有了明显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得到较大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全面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国家卫生部在我区召开了全科医疗学术会议。成立了河东区公共卫生监督所,完成了医院评审、公费医疗、红十字会和献血等项工作。
  开展了创建社区文化先进区活动,一举办了全民健身运动会。计划生育工作努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指标。
  加强了国防教育和武装工作。档案、统计、人防、保密、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修志、托幼等工作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六、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狠抓了政府机关自身建设
  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
  坚持依法治区,制定了全区“三五”普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区人大《关于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三个五年规划》的决议。完善了部门执法责任制,提高了全区人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和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严打”斗争,保证了全区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
  1997年主要任务
  一、发展经济、壮大财力
  要继续坚持“兴工强商”战略,本着稳中求进的原则,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计划13.93亿元,比去年实际完成增长25%;总收入计划34.6亿元,比去年实际完成增长18%;总利润计划1.54亿元,比去年实际完成增长18%;财政收入计划13415万元,比去年实际收入增长13%。
  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区街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大力开发新项目、新产品。重点培育和扶植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鼓励兴办新的企业,实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把驻区企事业单位兴办第三产业做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驻区企业三产协会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新增私营企业100家。
  继续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好势头,加强税法宣传,增强纳税意识。要把税收做为经济工作重点考核目标之一。继续实行商业、街道系统和驻区三产企业促产增书责任制和吸引税源的奖励办法。大力开展对企业的支、帮、促活动,鼓励企业增收增效。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在津投资协议额4.87亿元,资金到位额1.89亿元。全区引进外资协议额2500万美元。
  二、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推进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健全集团企业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制,理顺集团内部产权关系,扩大集团规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区属公司转制,建立河东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完善和健全国有资本金保值增值制度。
  抓好政府机关机构改革工作,认真推行公务员制度,搞好现有政府工作人员向公务员的过渡,加快医疗、保险、教育、住房等配套改革步伐。
  三、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实现危房改造和城市建设的新突破
  围绕5至7年基本完成成片危陋房屋改造的目标和我区“四四三”工程的实施,全年拆除危陋房屋20万平方米;施工面积200万平方米(跨转130万平方米,新开70万平方米),其中危改施工125万平方米(跨转70万平方米,新开5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危改45万平方米;还迁居民6000户。
  重点危改片要实现新突破,中山门地区危改继续深化“区企结合”,力争基本拆除完毕。新开路地区改造要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组织会战。对春华里小区、“华夏之林”、李公楼、南横街等片实施大面积拆迁改造,完成对宫前小区、怡安小区的拆迁任务。
  大型公建和市政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快。内蒙古大厦、新疆兵团大厦等14个工程年内投入使用。祥运大厦、新亚大厦等6个工程年内完成主体。三峡大厦、运城大厦等6个工程年内开工。
  多渠道筹措危改资金,扩大招商引资。发挥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作用,促进房屋销售。
  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组织好人民生活
  加强市容管理,实施“净、美、序、优”四位一体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动市容管理向高层次发展。开展群众义务奉献清理市容环境和以“自家门前净起来”为主要内容的清理居民区活动。抓好大王庄新居民区综合整治,重点整治万新村地区。
  环卫管理要努力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巩固主干线的清扫保洁质量,确保三、四级道路清扫质量达标。全面完成市、区下达的改厕升级任务。筹建河东区垃圾处理场。
  环境保护要确保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各项任务。治理污染源20个,噪声污染源8个,新建大王庄街噪声达标区3.7平方公里。
  维修道路7万平方米,道路工程合格率100%。疏通排水管道46.5万米,排水设施完好率90%,畅通率100%。春植树木2万株,争取资金推动森林体育公园建设,新建街景绿地1.4万平方米,新建庭院绿地2.5万平方米,兴建大型景点两处,搞垂直绿化3000米。
  搞好供热工程,全年新增供热面积45万平方米,全区热化率达到26%以上。
  完成房屋修缮40万平方米,维修私产房150间,为群众换房3000间。
  加强物价管理,整顿市场秩序,认真抓好“米袋子”、“菜篮子”,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加大对流通领域价格秩序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违反物价政策、欺行霸市、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认真落实市场“退路进厅”规划,年内力争把十四经路市场、八号路市场建成规范达标样板市场。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精神文明建设要遵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方针和原则,落实《河东区“九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实施规划》,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提高全民素质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为目标,抓住基础、基层、机制三个环节,突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建设、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和创建活动四个重点,将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举办第十一届科技周。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中心任务,进一步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工作,实施“三、五”德育系列工程,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和河东区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推动教学质量和稳步提高。
  深入开展创建社区文化先进街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深化《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召开全区性体育研讨会,探索全民健身活动新途径,加强“足球之乡”建设,备战“九运会”,筹建“河东区体育中心”。认真贯彻中央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我区二级综合性医院的建设步伐,理顺卫生执法体制,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确保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武装、人防、档案、统计、侨务、外事、对台等工作要按照市、区政府要求和自身的工作安排抓好落实,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稳定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快依法治区的进程,认真贯彻实施第三个五年普法规划。继续强化部门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努力增强执法人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认真治理乱收费、乱摊派,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出发,严肃查处各种违法活动。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坚持依法“从重从快”方针,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打击“黄、赌、毒”和各类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强化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把创“安全居民区”和“安全单位”活动引向深入。
  七、加强政府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1.坚持理论学习,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用艰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争创优秀领导班子,优秀领导干部”活动,要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2.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危改、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为工作重点。继续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严格的、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3.廉政勤政,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牢固树立勤政为民,敬业创业精神,坚持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通过“现场办公”、“限期办理”、“区长下访日”、“立即办”协调会等工作制度,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各行政执法管理部门和机关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开展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三为”活动。
  4.强化基层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各街办事处要充分发挥地区性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等重要职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各位代表,做好1997年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定地依靠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开创我区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各项工作保持好势头,再上新水平,以两个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郭俊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