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比蛇”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0471
颗粒名称: 感言“比蛇”精神
分类号: I2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广东有一种叫“比蛇”的动物,与人比高低,高了咬人,低了自杀。比蛇虽好斗伤人,但性情刚烈、光明磊落。人虽不如比蛇跳得高,但可以想办法超过它。比蛇的精神让世人向往,孔子赞扬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鲁迅的勇敢和豪情令人崇拜。现实生活中,要学比蛇精神,不拘一格发挥才能,以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关键词: 河东区 杂著 文学

内容

很早以前,我国广东曾有一种叫“比蛇”的动物。它好与人比高低,高了就把人咬伤,低了便自杀。清人郑板桥曾经作诗赞扬它的精神:“纵然身死犹遗直,不是偷从背后量”。
  比蛇虽然好斗,且伤人,但它性情刚烈、光明磊落。有人说,如果比蛇也象人那样富于智慧、思考和擅变,也许不会象恐龙一样遭到绝迹之灾。人虽然没有“比蛇”跳得高,但人可以想出许多办法高过它,比如打个长柄伞、戴个高帽子、踩上高跷之类,活活气死它。
  比蛇虽然不见了,但它留下的那种“不是偷从背后量”的精神却让世人向往不矣。
  孔夫子曾赞扬卫国大夫史鱼,说他是:“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意思是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为人象出弦的箭一样直,而在国家政治昏暗时,他同样象箭一样直。许多人崇拜鲁迅,一半是他那投枪匕首式的文章,一半是他那高山仰止的浩然之气。鲁迅先生面对惨淡的人生,面对正面而来的攻击,充满了大无畏的勇气和豪情,而对于背后袭来的暗算和来自左右的旁敲侧击,又总是给予极大的轻蔑,他的一生可谓:“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要超过你、打倒你,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笑里藏刀”,有的走旁门左道,使你的精力空耗在毫无价值的纠葛和无端的烦脑中。如今,我们国家百业待兴,不拘一格亟需大批各式人才,奉劝那些善于“愉从背后量”的人多学点“比蛇”精神把精力尽量多地放在掌握业务知识上,以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元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