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单位里做兼职通讯员,有时让外人挺羡慕的,报纸上常见到自己名字好不风光。然而涉足其中,这里的苦辣辛酸滋味只有自己才知道。
几年前,局里指定的报社通讯员设在行政办公室,与我们无关。由于本人喜好写作,便时常客串写点子稿投往报社。单位领导看我好像是个人才,上面再统计通讯员时,便破例有我一号。于是便点灯熬夜,大写而特写。不久便报上见,刊物登,竟还获了奖。至此,便有点忘忽所以起来,写稿求快、求多。孰不知我们这样的执法单位,很多事情是政策性强,保密性强,仅凭热情是不行的。有一次,便闯下祸来。那时,我区的一个交易市场开业不久,生意红火,某报社的记者很感性趣,便找我约稿。由于本人对单位内部政策理解、认识不够,在已公开发表的报道中出现问题,不仅受到领导的批评,还得到不少人的诽言……。
面对此事自己想到,真是何苦呢,我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现在挤出时间又采访又写稿,加班加点,劳心费力,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干脆“洗手”不干了。此后,有很长时间不写新闻了。
通过领导的教育,周围同志的关心、开导,使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做为一个基层单位的通讯员,一定要对本单位的工作性质、政策、业务情况尽可能地深入了解,报道时既要准确,又要适时,尤其涉及一些政策性强的事件,一定要严谨、切忌想当然。通讯员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及把握政策的水平,要对本单位工作意图、工作思路了解透彻。不可能我们写的每篇稿子都让领导去把关,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到心里有底。把写新闻报道作为事业要有任劳任怨、百折不挠、知错就改、改了再干的精神。我想,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爱好去投入这项工作,那他肯定当不好一名合格的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