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总忘不了河东图书馆对我的哺育之恩。五十年代,我曾是市七中一名学生。当时我是班级的图书委员,负责班里同学的课外阅读。那时候,功课的负担不是很重,我们都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所以,到河东图书馆去借书,便成了中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
我来到位于十一经路河东人民礼堂院内的河东图书馆,第一次走进那偌大的书库时,我一下子惊呆了:一排排的书架上摆放着那么多书,那真是书的森林、书的海洋。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下午的阳光照在书架上,而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本本书,心里总是怦怦地跳个不停。是啊!在我面前展开的世界是如此辽阔,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智慧与财富层层叠叠无尽无休,我的心快活得要跳出胸腔来!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多彩的人生。
自此,每当我选择好要借的书,走出图书馆的大门,总有一种深山探宝满载而归的感觉。也就是在那时候,我才知道了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康德、孔子、曹雪芹、鲁迅、郁达夫等等中外“巨人”的名字。
应该说,正是由于河东图书馆的哺育,我才迈进了大学的门槛,且这种哺育就是我工作以后多年还是受用不尽。
如今,我来到十四经路,仰望着河东图书馆的新姿,心里自有说不出的兴奋。门口窗上的四个醒目大字“读者之家”,令人神思遐想。虽然馆内的电梯可以直达楼顶,但我宁愿去爬楼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走着,心里的感觉却是在追求的小径上攀登,我认为这是一种享受、一种档次、一种情缘。当坐在窗明几净的阅览室里读书的时候,耳听窗外白杨树叶哗哗作响,我想这也许就是知识的殿堂吧?!
记得五十年代作家魏巍从朝鲜归来写了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他用大量笔墨讴歌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情怀。我想,现在在科教兴国的大政方针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同样也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无私的献出智慧和才能,让人们走出困境,走向成功,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人梯精神啊!而这也正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奉献。
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到北京图书馆观察工作并看望读者,这实际上就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读者寄予的殷切希望!让我们手牵着手,为天津上水平,为河东上水平,贡献出我们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