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古镇御河畔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2059
作品名称: 夜行古镇御河畔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47
起始页: T00044_00.pdf
责任者: 孙红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暮色,沉浸在水一方的小镇。满心,都是诗和远方。 一桨,像冰冷的匕首,割破了大运河的喉。历史如血啊,喷薄在古镇的天幕之上。 一桨,像攀爬的虬掌,抓皱了大运河的脸。故事似月呀,定格了杨柳青青的夜色。 一桨,像神奇的画笔,点染了大运河的魂魄。生命像风呵,温柔着铁背部疤壑。 船工的号子,一嗓接着一嗓。纤夫的脚印,一窝挨春三窝。任雄性的音域放纵,也冲不破大运河雌性固有的温和。岸,是耳朵,左边进了杨柳小调,右边冒出炊烟袅娜。于是,左岸的风儿,吻红了右岸的桃夭;右岸的雀儿,唱峭了左岸的瓦楞;河东的闺女啊,芳心暗许了河西的情郎……缘?还是交与上苍定夺。 饽饽小鱼这普普通通的吃食,倒是巧媳妇最拿手的掌家营。羞涩的榆钱儿和傲娇的槐花儿也能入味。这巧啊,是粗布麻衣的利落干爽,是粗茶淡饭的温热可口,是斗屋陋室的一尘不染。这巧啊,有温度!金黄是大地的丰硕,葱绿是庄稼地的馈赠,就连炉膛里的草木灰也残留着火红的挣扎。金木水火土,玄迷般地跌进柴米油盐酱醋茶,或咸或甜或苦或辣地演绎着枕河人家的艰辛饥寒与丰收喜乐。 一切似乎都雕进杜梨木香的年画刻版之上,水墨石青朱砂藤黄赭石雀蓝,一抹一抹,画纸忽闪忽闪,一鼓一鼓。斑斓的色彩和详实的图案,是迎新辞旧的盛典不可或缺的吉祥物,更是寻常人家里常开不败的似锦繁花。道不尽的人生百态,绘不完的百态人生。 铁马悲歌入梦,桨落帆扬跋涉。汗珠子摔八瓣儿,迎了南来送了北往,熬了寒冬苦了盛夏,漕帮的排子叉为叉,商帮的裤管儿磨了又磨,小日子里的春光明媚似乎就隐藏在这波澜不惊的时光之中。 一桨又一桨。 流口的疼不在表,抽丝也无用,那是深深锥了大地的心头肉。柳口的痛不因钝锐,情伤,情殇! 给予追逐的翔鱼以劈波斩浪的勇气,赋予壮硕的汉子远航的智慧和胸纳河川的气度,赠送天水一色的美好于静待渡口帆影的思妇……流淌着的运河水,从未沉沉睡去,而是以她的轻盈喜闻乐见着沿岸的朴素与旖旋,又以她的悲悯之心疼惜着每一个生命。 一桨紧似一桨。 都说杨柳青盛产美女!这美啊,不止在皮,更在风骨,就像这小镇——美而不妖,媚而不涩,细嚼轻吐着大运河的过与往。 听,是谁醉卧舟中吟唱?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 春心水暖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翔。 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 古镇御河的桨声灯影里, 满目斑驳,湿了眼眶。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红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