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儿庄和三个内涵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958
作品名称: 一个合儿庄和三个内涵
其他名称: 大运河和大运河文化的一些新看法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43
起始页: T00057_00.pdf
责任者: 张春生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06.7
主题词: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作品简介

今天有机会和西青的同志们谈谈大运河和大运河文化,很高兴也有不安。共同研究中国的大运河,当然是一件幸事;但我怕谈不出大家需要的,因此而忐忑。 好在我刚刚去了一趟台儿庄,产生了一些想法,也许在交流中能有深入的共鸣。 (一)台儿庄新印象 从高铁枣庄车站下车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专线,就到了焕然一新的台儿庄。运河环绕全城并潺潺流入城内的各个街区,在主河道上,有若干码头,古色古香的木船接送游客环城揽胜,时而呈秦淮河景象,时而仿佛游弋在异域风情的河道上。在主要的街衢两侧也如云南丽江,都有清渠溪水涌动。运河水无处不在滋润台儿庄,新台儿庄城处处展现活力。 据了解,古城从2008年开始,投入44个多亿。现在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有11个功能分区和8大景区及29个景点,含大战遗址公园、关帝庙、船形街、丁字街等景观。同时,汇聚八种建筑风格融,几十座庙宇。台儿庄把运河与水城融为一体,规划和建设了18个汪塘和30华里的水街水巷。并把全城分割成三大区域,几十处院落,达到院院不同、院院有水、院院有主题文化、院院有展馆,还可舟楫、陆路游览并存。其中,有一段京航大运河仅存的古码头和古驳岸等水工遗存以尽力体现出“活着的运河”。台儿庄还被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古运河”和“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与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2012年,台儿庄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文化节点为:中国民居建筑的博物馆,运河文化的活化石,中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华古水城,英雄台儿庄。核心口号为:古城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 台儿庄之所以2008年规划建设,到2012年就异军突起,原因在于: 1.历史要素的发掘 一是400年的积淀。 她的繁荣可以上溯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京杭运河泇河段开通,使台儿庄因河而兴,成为漕运枢纽、水旱码头。据《清·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号为天下第一庄”(乾隆皇帝亲书“天下第一庄”)。“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漕运的兴起带来了南北、中西文化的交融,孕育了台儿庄古城多元建筑风格、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现保留的古河堤、古码头、茅草房等遗迹,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二是抗日战争使这座城市令世界尊重。 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运河古城化为废墟。但是中国军队3万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运河文化与大战文化交相辉映,赋予了台儿庄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使她不仅成为展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 2.展示记忆和与时俱进结合 通过恢复古城水系、水街、水巷,还原古城历史风貌和民俗风情,全力打造“大战故地、运河古城”的同时,把台儿庄建成“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经典景区。今天,到台儿庄旅游,能做到:看世界二战遗址最多的城市,要到台儿庄来;看运河文化的活化石,要到台儿庄来;看京杭运河最后一段活着的运河,要到台儿庄来;看东方古水城,要到台儿庄来。试运营期间,一年共接待游客150万人,国庆黄金周就达到25万人。荣获2010中国旅游品牌总评榜山东分榜“十佳景区”榜首和“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并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区。目前上海伦达投资集团、云南丽江市千里走单骑旅游公司等知名品牌企业纷纷到台儿庄古城投资开发旅游项目。 (二)大运河的“三个窗口(内涵)”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一.大运河的几个发展时期 a.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开凿邗沟。而人工治水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天津,是东汉末年的曹操(公元(206年),为了东打乌桓,北进海河流域屯垦军粮和修筑运输线,而开凿了平虏渠和泉州渠,自此海河流域因人工活动而从黄河泛区独立出来。华北平原众多河流汇自此合于泃河尾闾,即《魏书·地理志》称之为“沽河”,然后东流入海。 b.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后,他连续下令开通永济等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然后开江南运河,建成以洛阳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c.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形),使船舶能安全过闸。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进行了清汴工程,开渠50里,直接引伊洛水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其兴旺状态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 d.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在急需南粮北运之时,开启海运。形成天津的“河海通津”。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开会通河。因为会通河位于海河和淮河之间的分水脊上,所以在会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门船闸26座,并在济宁设水柜,南北分流,以调节航运用水,控制运河水位。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再溯白河至通县。1291年--1293年,元朝从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建闸20座,漕船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至此,今天的大运河的路线走向才告初步形成。 e.明、清两均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1411年扩建改造会通河,修建南旺水柜,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并增建船闸至51座。为使运河免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和避开360里的黄河航程,明朝先后在1528~1567年和1595~1605年,自今山东济宁南阳镇以南的南四湖东相继开河440里,此时台儿庄成为运河节点之一。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山东省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全线南北断航。 f.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于1953年和1957年兴建江阴船闸和杨柳青、宿迁千吨级船闸,开始了对古老的大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之后又多次疏通扩建大运河。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也很发达。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二.大运河的大运河有历史文化内涵,基本包含三项内容 1,“古代文化的明珠之地” 从大文化的视野去看,大运河历经千年以上的开凿、疏通、取直和合理改道,成为联通祖国南北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走廊,并为历代的“一路一带”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中国的政治轴心由东西走向转变为南北走向之后,南粮北运与盐漕的发展,使大运河自元代以后,为国家命脉。沿岸城市纷纷借此而兴起、兴旺和兴盛。苏杭成为甲天下的风景名城,镇江、徐州、台儿庄、兖州成为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天津依借京畿之利和三岔河口地形,更因门户地位和海口要津的位置,经大运河的滋养,而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现在,运河沿线两市四省是我国经济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运河两岸更以文化的靓丽为全世界所称道。可以说,大运河经过的城市,无论大小都是文化名城,都能以自身的历史讲述反映时代的优美故事。 2,“古代技艺的凸显之地” 大运河沿岸因河运而兴盛,在经济物流的促进下人们很快就以创造性地智慧,把科技发展带动起来。例如,605年,他下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这是典型的引水工程。1282年动工挖济州河,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而从济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线有二,其中,由济水入海,经渤海湾至天津,这又是古代河海通津的范例。1411年扩建改造会通河,引汶水入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势主的有利地形,修建南旺水柜,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并增建船闸至51座。这里一方面包含了南水北调,一方面又显示了古代的建闸蓄水,分步调高,让河道低水往高处流的的科技水平。至于沿大运河的制造业、手工业、船舶业、陶瓷业更是五彩缤纷。文化艺术更美不胜收。年画版画、风筝泥人、戏剧曲艺十分发达。粮漕、盐漕不仅促进了地方与国家经济,还以富甲天下之后的由富而贵,使城建、园林、码头、博览和庙宇、宅邸建设获得推进。天津的水西庄、石家大院就是其中之一。苏州、杭州更是因运河而使全城成为花园。 3,“名胜博物馆”和“民俗陈列室”的集聚之地 这两项,咱杨柳青镇就是最好的回答。杨柳青因运河而兴,它使历史名镇,几乎每一业态包括衣食住行,集中起来就是各种博物馆和民俗陈列。杨柳青年画不单是我国木板年画的翘楚,其经典画面也是天津文化的代表元素。杨柳青的民间故事具有传奇和优美的特征,其民间小调《画扇面》等等,是以女性的大爱胸怀,唱出了杨柳青人的追求和理想。赶大营,以百年足迹展示了杨柳青人的奋斗和心系边陲的心胸。当然,做买卖求利润也显示了杨柳青人的魄力。也可以说,大运河的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 三.台儿庄的现代崛起和大运河的三大历史积淀,给我们现在的大运河文化的崛起和申遗后的工作带来深刻的启迪。 其一,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历史,让其内涵与外延充分展示出来。内涵要稳重沉实(方向),外延要丰满大气(力度)。 其二,要先发掘后利用,而且这个利用不能伤害历史文化,不能短视。要长远规划,系统建设,全景展现。 其三,要把现代旅游和历史召唤相结合,要把游乐放飞和情感提升相结合,要把地方特色和全球意识相结合。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春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