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杨柳青青忆老舍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754
作品名称:
杨柳青青忆老舍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36
起始页:
T00059_00.pdf
责任者:
盛玉洪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在2003年春节的中国邮政贺年明信片里,又见到了杨柳青年画的身影。每到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杨柳青年画总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吉祥。 每当大家沉浸在喜悦的节日气氛中,我就想起一位曾经默默帮助过杨柳青年画的老作家,那就是大家都喜爱的老舍先生。 1964年4月,本人在杨柳青画店当经理,接到天津文化局赵琦主任的电话,他说老舍先生已经来到天津,考察杨柳青年画及当地历史风情,让我负责接待,此时我正在针市街德裕公画店总部办公。我正要安排接待计划,市交际处负责同志又打来电话,商量如何送老舍去杨柳青镇。我让他们把车先开到针市街,然后再从这里去杨柳青。没过多长时间,文化局小汽车就来到了德裕公办公楼前。老舍在赵琦主任陪同下,走下汽车热情地和我握手。老舍先生没有名人的架子,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赵主任说:“这是杨柳青画店的盛经理,是这里的大老板,这几天由他负责接待,有什么要求只管向他提。”我连忙向老舍说:“我才干了几年经理,对艺术不熟,有关艺术方面请我们老师傅们向您讲解汇报,他们都在杨柳青镇上的那个车间。”随后,我请老舍参观了一下德裕公加工车间,然后就坐车去了杨柳青镇。 在车上老舍的问话不多,但是对杨柳青年画的悠久历史和形成原因很感兴趣。我告诉老舍,刚才参观的德裕公办公楼是杨柳青画店的一部分,原来是家私营画庄,在清朝光绪年间就自己创作精良的年画作品,画师大都来自杨柳青附近的村里,他们不但自己创作新画,还长年收购杨柳青附近的老版年画,成为杨柳青年画销往国内外的商业中心。老舍很关心公私合营后画工们的状况,我汇报说:“大多数画工都留了下来,现在都成了国营杨柳青画店的职工。”我告诉老舍,在娘娘宫大街和劝业场对面的泰康大楼,都有画店的生产车间,还在劝业场后门长春道上设有荣宝斋门市部,长期零售年画和文房四宝,中国名画家真迹作品同时展卖。老舍说杨柳青年画就是中国人过大年喜庆的标志,这几处车间都处在天津最繁华的地方,以后可以组织青少年集体参观,让他们从小了解祖国的美术艺术是怎样产生的。 到达杨柳青后,我们请老舍休息。他对工作时间掌握很紧,让赵主任跟小车先回市里,两天后再来接他。赵主任争执不过,只好先回市里,临走时,再三叮嘱我照顾好老舍身体。小汽车刚从院里开走,老舍就想听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和制作过程。我让车间主任章克勤把家里的老画师全集合在会议室,其中包括杨柳青画派五世传人霍玉堂等老艺人。首先我向大家介绍老舍先生是中国有名的大作家,专门从北京来这里检查工作。老舍连忙止住了我的开场白,他告诉大家不要客气拘束,他和大家一样,旧社会拿笔养家糊口,只不过一个是画一个是写;现在新社会大家用笔来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老舍几句话,就和老师傅们拉近了距离,大家争先恐后地向老舍讲述杨柳青年画的历史。为了让老舍更加深入了解年画发展的漫长过程,大家把单位里存放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杨柳青画样木板拿出来,一一向老舍介绍该画的题材和创作时间,并且重点告诉老舍怎样刻制木板,怎样套墨印刷。老舍很奇怪,他不用笔做记录,只是在听不明白的地方再反复询问一遍。如见到闪着金光的画板,老舍就仔细询问其加工经过,老师傅告诉老舍这是最绝技的杨柳青年画的一种,用纯金粉挤沥印刷成画,价格在年画里最高。当老画工讲起日本鬼子来了以后,把杨柳青画木板抢掠修造公路,从那时起杨柳青镇的画坊全部停业改行,饿死了不少以画为生的农村画工时,老舍脸上露出了无比憎恨的表情。在汇报过程中,我们发现,老舍对中国国画历史的知识了解很多,他能讲出南桃北杨不同的创作特点,但他对苏州桃花坞和北方杨柳青各自的评价,都是用精炼的几句话概括,而不是长篇大论发表自己观点,这使得在座的老画师们都心悦诚服。 在安排晚饭时,我们在镇上找了一家最好的饭店,并让我单位马逸仙主任一同陪客。但是老舍说什么也不去,坚决要和职工们一同在食堂就餐。章克勤又临时去买小鱼,在食堂里让宋祝山师傅做了贴饽饽熬小鱼。我觉得自己没按照赵主任的布置照顾好老舍,可老舍很满意这种吃饭安排,还夸奖了我。老舍就住办公室里,他不顾一天的劳累,在昏黄的灯光下,认真地写工作日记,这时我才明白老舍在汇报会上不做记录的原因。 第二天早晨,老舍让我陪同参观石家大院。他问我是否知道石挥的情况,我回答说:“见过石挥演的电影,他把旧警察形象演得不错。1950年我在公安局交通大队工作,为了改造留用警察,专门组织他们在亚洲电影院观看那部电影。后来听说石挥当了右派,投江自杀了。”老舍说石挥是他的朋友,石家大院是石挥老家,这次一定拜访一下老朋友的宅院。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怕和右派沾边,可是老舍去石家大院的心情很迫切,我只得找了一位了解石家大院情况的老画工一同前去。 石家大院由二百多间房子组成,分成五层院落,中间院落有座大戏楼,从前北京城里唱戏的名角儿都曾经在这里演出过。院落的影壁墙上有许多精美的动物花卉图案砖雕。老舍一边专注地观看,一边仔细聆听老画工的讲解。在一个门墩前,他还反复抚摸那八大仙人造型的雕刻图案,和我讲,这样规模宏大的宅门府院,在全国都不多见,他准备和市里领导反映一下,给那些雕刻石鼓门墩做些保护装置,以免日久天长风吹雨淋造成损坏。老舍告诉我,这里的画栋雕梁、窗口隔扇全是由楠木、樟木等木材制成,这种硬木不但有香味还防虫蛀。他还专门打听看门的老人,询问石姓家族败落的情况,并得知石挥很早就离开了此院,再也没回来。老舍说这个大院结局和《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很相近。在结束参观时,老舍用手在门上写了几个看不见的字,还画个圆圈。我多年后才理解到,老舍念及电影《我这一辈子》石挥兄弟的情谊,用古老的方法让老友石挥的冤魂回到故里家中。石挥哥哥在改编剧本时,署名用的就是“杨柳青”。 老舍又让我们陪他去码头转转。在运河岸边,老舍指着船上的渔夫问我,是渔夫辛苦还是过去洋车夫辛苦?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洋车夫最辛苦。老舍以为我恭维他的作品,我边走边告诉老舍,我爸和三个哥哥都拉过洋车。天津管洋车叫“胶皮”,大哥把洋车丢了,自己跑了,下落不明;二哥打了坐车不给钱的恶少,被捕入狱,在狱中人了党,最后跟着成功越狱的同志去了山西参加了一二○师的正规部队,1942年牺牲;三哥也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在沧县牺牲。老舍听后很受感动,连说我两个哥哥比他写的骆驼祥子有出息。老舍向我询问了“纪律”两字在地下工作中的概念,我讲给老舍,纪律是在那时残酷斗争中制定的特殊制度,如干党的工作时刻保密,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儿女,被敌人捉住后打死也不讲。以我家为例,我三哥和我同时都做地下工作,互相从不打听对方的事情;老娘负责接送渤海区干部过津浦路去延安,我哥俩也不过问,这就是纪律。老舍听我讲后,让我系统地总结一下自己的家史,去教育别人体会旧社会的穷苦日子。老舍走后,我认真地整理出家史,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向文艺界职工讲述了自己的家史,在场的职工都陪我流了泪。 由于和老舍说话很投机,我提出了一个工作计划,就是动用大量资金集中收购散落在民间的杨柳青画板,尤其是明朝年间的画板。本想老舍一定会支持我这个想法,没想到老舍很坚决地阻止我搞这项工作,具体原因他也没作解释。我虽然觉得奇怪,也没好意思追问。 在杨柳青南运河码头,老舍询问我们这里是前码头还是后码头,陪同的老师傅讲,就是这一个码头。老舍非常自信地讲道,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为了便利出行,又重修了一个码头。我们不信老舍的说法,找到河边船上的老头询问,证实了老舍的说法,此地正是前码头。在那位老头指点下,我们又去了一趟后码头。这时我觉得老舍来这里以前,对杨柳青的各种情况都仔细研究过,他提出的问题,连这里的老人都不一定明白,如这两个码头两条河道的问题,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 晚上,老舍和我们画店骨干分子座谈,中心议题是对杨柳青年画题材创新,我告诉老舍这方面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工作,我到北京借的李琦同志画板《毛主席走遍全国》,印刷成杨柳青年画系列中堂画,两侧还有歌颂党和毛主席的条幅,印刷了几万套还供不应求。老舍听后特别高兴,他让我再加大发行量来满足全国的需要,并表扬画店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大家要求下,老舍给杨柳青画店题写了“推陈出新”四个大字,署名我记得是老舍自己的本名“舍予”,而不是“老舍”。 夜晚,大家散去后,老舍专门和我进行了谈话。他接着白天我在路上所讲要大力收购旧画板的话题说起,根据中央会议的精神,当前工作重点就是紧跟形势,如何为大众去创作新的作品。这时老舍问前年在画店陪周总理的那个八路出身的刘经理现在何处,我说刘增瑞同志已经调到文物公司。老舍说周总理了解杨柳青年画,总理对你们的工作很关心,临来时总理让我帮助你们出点主意,我个人意见就是围绕着那四个字“推陈出新”。老舍让我多学习,深入领会中央文件,做工作要多考虑和中央精神是否一致,并让我想办法把画店里的老画板和艺术珍品找个好地方保管起来,这是很重要的国家财产,同时让我多爱护关心那些老艺人。我发现老舍还想说点意见,但没有说出来。我虽然只是中层干部,知道总理让老舍帮助我们,肯定中央会有新的文艺方针出台,随着毛主席阶级斗争观点的深入,政治空气已经有点严肃紧张,老舍指导我们工作的重点,肯定总理已和老舍有所交代。我请老舍回去后转告总理,一定淘汰有不健康内容的旧年画,多出些新画,并具体地讲到选派年轻画师去北京观摩,创作自己画店歌颂毛主席和农民在一起的年画,还出一些像王树村收藏的《庄稼忙》等大众喜欢的年画,再准备一些艺术精品,搞好对国外的宣传。老舍听后又告诉我,关于这次杨柳青之行的谈话,不要对外宣传,只做一次体验生活对待,并很严肃地回到白天关于纪律的话题。我当然知道纪律的含义,很庄重地向老舍保证不向别人讲起。 转天上午,市交际处派小车来接老舍,画店全体职工都出来送行。老舍挨个和大家握手告别,并特别夸奖宋师傅小鱼做得好,老宋请老舍以后再来吃他做的饭。我没有和老舍一同回市,当我最后和老舍握手话别时,老舍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请他捎话,请周总理以后一定再来杨柳青画店参观,上次因值班没见到总理,我参加革命这么多年,没有见过总理,一直是件憾事。老舍笑着答应了我这个请求。 老舍走后没有多长时间,在文化局17级干部会议上就传达了毛主席关于文化工作的指示,其中就有不要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领宣传阵地、反对厚古薄今等内容。当中央文化部派人来画店检查工作时,有些迷信封建的年画早就送到造纸厂回炉造纸,这里面主要是老舍帮助的结果。尤其感激老舍的是,如果我们把旧板年画不分内容全部收购,我这错误的性质不可低估。1964年,后来担任“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和组长的康生和陈伯达,到我们画店荣宝斋门市部来过好几次。康生买完砚台玩几天准退,要不就是买砚台不买盖;陈伯达总是买些宣纸和毛纸,抄写一些毛主席诗词,再送到画店裱装。但是他们对于杨柳青年画从不发表意见。1965年,法国首任驻华大使佩耶来到画店,随行的北京陪同人员告诉这是总理特地关照的政治任务。法国大使这次准备在回国时带回一些能反映中国特点的艺术品,最后他和夫人买了三本手绘的《白蛇传》,除他留一本外,其他两本分送戴高乐和总理。我这时更加敬佩周总理,他委托老舍来到画店,是让杨柳青年画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尽量不受很多的政治冲击,使杨柳青年画系列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以后随着杨柳青年画系列艺术品到世界各国参加博览会和中堂画开始出口,更加深了我对总理和老舍先生的感激之情。 “文革”开始,“破四旧”的疯狂日子来临,画店造反派和社会上的红卫兵准备把老画全部烧光,可还是有大批的木刻画板和齐白石、陈半丁等人的艺术珍品逃过了这场浩劫。我很早就采纳了老舍的建议,两年前就给文化局打了报告,以适应“战备”的需要,把画店收藏的名人字画送到了“三线”山里的战备库,把杨柳青木刻画板送到了历史博物馆保管。即使这样,在历史博物馆保管的木刻画板还是被我单位的造反派烧毁了一部分。我在“牛棚”关押两年的日子里,一直暗暗相信老舍先生,是老舍用献身精神教育了我,他在1966年用石挥的做法离开人世,除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以外,有许多深妙悬疑正被人们慢慢地解开。如老舍对我所讲纪律的话题,是在许多年后才理解其中内涵。我觉得在十年“文革”中,总有几双凶狠的眼睛在总理身上扫描,寻找下嘴的地方。是老舍给了我榜样作用,无论是和市里领导一同上台被批斗,还是天天在单位体罚挨整,我从没出卖同志。我坚信老舍和总理爱护杨柳青艺术的良苦用心不会白费,历史会证明一切。 1979年,老舍的著作《骆驼祥子》重新出版。我望着书中老舍的照片,默默地对他讲:如果不是您及时传递总理的意见,宝贵的艺术珍品的收藏及工作安排抢在了政治大风暴来临前面,今天的杨柳青画店只会是一具没有艺术灵性的空壳。在老舍和我们分别36年之际,我决定放弃对先生“纪律”的承诺,打开真实的记录,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现代文学先驱,当年是如何爱惜保护杨柳青年画的。老舍用自己的行动写好了一个最完美的“人”字。正是: 杨柳青青忆舍公,当年往事记心中。 善心相助难忘却,永交思念付春风。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盛玉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