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浅陋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714
作品名称: 在《浅陋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36
起始页: T00009_00.pdf
责任者: 谭成健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子茹的散文集出版之前,我读了一遍,感触颇多,最突出的心得,用八个字概括:“心随天籁”、“法贵天真”! 整整40年,我与子茹熟识,是文友,是至交,是兄弟。上个世纪70年代初,天津文坛饱受“文革”蹂躏,一片狼藉,百废待兴。让人欣喜的是,海河之畔升起几颗新星,有出手不凡、气势如虹的工人作家蒋子龙;有句字铿锵、才情横溢的部队诗人冯景元;另一位则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文艺全才”陈子茹。他们是当时天津文坛旗帜性人物、文学创作的制高点。那一年春,为给复刊不久的《新港》组稿,我去西郊的邓店村,与子茹一见如故,从此,文学将我们牢牢系在了一起。 后来,子茹被选拔当了干部,走上文宣部门的领导岗位。繁忙的工作影响,改变了他的发展道路,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创作情怀,散文随笔仍屡见报端。90年代中叶,“一切向钱看”狂风劲吹,子茹爱憎分明地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钱这东西》寄给我,不久刊登在《天津文学》上。子茹对文学的钟情浸透在血肉里、骨子里,不像有些作者,只将它作为权宜之计,作为升迁腾挪的“敲门砖”。 退休之后,子茹随即进入一种“井喷”式的创作状态,诗歌、小说与散文,连连结集出版,成为文坛一道风景,也鞭策着我,鼓舞着我,不敢过于散漫与懒惰。 正像子茹的为人敦厚、纯朴、善良、正直,他的作品朴实无华,妙造自然。丰富的生活经历,厚重的笔墨功底、饱满的情感素养使他在文学创作中思逸神超,欲罢不能,我们预祝子茹兄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谭成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