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梦远堪织锦 古木枝繁再秀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634
作品名称: 夕阳梦远堪织锦 古木枝繁再秀春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34
起始页: T00010_00.pdf
责任者: 刘宗训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1
主题词: 杂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2013年7月4至6日,我有幸参加了西青区文联文艺骨干培训班。这次培训班,学员之多,时间之长,水平之高前所未有,不仅赢得了全体学员的高度赞许,而且反映了区委、区政府大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西青文化软实力的决心和信心。 培训期间,我再次聆听了天津市著名诗词家、书法家王焕墉先生关于词学基础知识的讲座,受益匪浅,收获颇丰。重温经典,纵情吟唱,从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与交汇中,领略了古体诗词奇堀的姿态,脱俗的神韵,使我更加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这朵奇葩。 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升温,旧体诗(主要指格律诗)词的写作也风靡一时。热衷此道者,不仅有老年人,也有不少中青年,用以讴歌新时代,颂扬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活。广大诗词爱好者,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时代精神,吟诵出一首首动人心魄的优秀作品,激发出更加昂扬的斗志。 我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时代课本中就多有唐诗宋词中的名家名篇,在老师的讲解中,体会着诗词的意境,欣赏着诗词的妙处。然而好景不长,一场史无前例,横扫一切的疾风暴雨席卷而来,是我热爱文学之梦灰飞烟灭。 1971年底,我踏上了从政之路,杂乱的行政工作,繁重的公文写作,频繁地迎来送往,我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业余爱好。 退休释负,回归故里,在老友陈子如同志的鼓励下,我加入了区作家协会,並有幸结识了我市一批诗词名家,多次聆听了诸位先生关于诗词基本知识的讲座,既吸取了知识的滋养,也和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来,发表诗歌一百六十余首,在市区举办的“祖国在我心中”、“颂津城60年巨变、赞晚年幸福生活”、“西青人游西青”、“孝行天下”、“弘扬天津精神”、“美丽天津”等主题征文和“中乒杯”、“安利杯”、“立和杯”等诗歌、春联大赛中,2次获得二等奖,3次获得三等奖,5次获得优秀奖。十首诗词被收入“天津诗社套书(第二卷)”《杨柳春风》。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在于区委、区政府为我们搭建了“文联”的平台。是诗歌写作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是诗词写作让我更加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适时成立了西青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培训期间,又成立了诗词楹联学会,对于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必将发挥积极地作用。 今后,我要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不断挖掘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余热。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参观了我区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杨柳青民俗文化园,即兴赋诗两首,录后。 一、古居 古居幢幢紧相连, 汉瓦秦砖百代传。 小巷陈痕淌墨韵, 深宅旧迹溢诗笺。 门前留住民俗史, 柳下生成文化园。 大院灯悬千盏美, 因临流水笑长年。 二、诗韵 炀帝南游欲放情, 锦枕过处柳聘婷。 万家咏史歌漕运, 千古抒怀唱画屏。 唐韵文华承后世, 宋词曲美奏新声 久闻律入《《西青报》, 常见诗出《《杨柳风》。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宗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