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生命的绿色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473
作品名称: 播撒生命的绿色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30
起始页: T00026_00.pdf
责任者: 张玉海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在大运河畔住宅小区里,有一片枣树林。小树虽然只有胳膊那么粗,但棵棵长得枝繁叶茂,活力四射,于天地间绽放着蓬勃的生活绿色。 初夏的早晨,阳光斜照,小树的叶子闪闪发光,星星似的小花竞相开放,浓郁的枣花香随风飘进家家户户。每当这时,我的心里就会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幸福感。因为,在践行科学发展、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这是我为小区、为地球母亲奉献的一片绿色的祝福。 想起2004年早春,也就是我退休后的第四年,刚刚搬进这个小区时,由于此前建筑商一再延误工期,最后草率交活,致使这里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原先栽种的几棵小树也活活干死了。面对一片荒芜,当时我果断决定:要在这里义务栽树,改善住宅环境,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其实,自退休以后,我的生活还是多姿多彩的。这得感谢新时代,让我衣食无忧,身体健朗。不管是读书写作、钓鱼健身,还是远足旅游、走亲访友,都让我在忙忙碌碌中体验到了无拘无束、逍遥自在、随心所欲、信马游缰的愉悦和美好。今天,既然我又锁定了新的奋斗目标,那就只能暂时放弃其他爱好,全力以赴攀登这个新的精神高坡了。 常言道,“季节不等人,农时不可误”,说干就干。于是,2004年3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只身乘公交车到了王庆坨。在集市上,先买了一辆三轮车,接着又置办了铁锨、洋镐、三齿、水桶等农具,最后又将精心选购的8棵枣树苗装上车,骑上三轮,调头南行,一路猛蹬,满载而归。回到家,我片刻未停,带领身边仅有的一名亲兵——老伴,趁树苗新鲜,挥锨抡镐,赶紧刨树坑。可是,这不刨不知道,一刨吓一跳。原来这块不毛之地,只是表面覆盖着半尺厚的好土,下面全是破砖烂瓦水泥块,玻璃瓶子钢筋头。有时一锨蹬下去,连锨带人给崩出去老远,一洋镐扎下去,火星四溅,震得我两臂酥酥发麻,每前进一寸都要付出很大气力。而刨一个树坑,至少得深一米,直径两米,不但要清除干净里面的全部建筑垃圾,而且还要打破坑底硬壳,与原来的园田地沟通,紧跟着再蹬上三轮车跑四、五里路倒掉砖头瓦块,换回两车新土,最后还得小扁担压上肩膀,就近到大运河挑水,为小树苗浇足两桶水。这样,一棵小树栽完,已经把我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看到这种情景,老伴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劝我说,咱们还是打住吧,都这么大岁数了,干不了这种活了,要是累坏了身子,可就给孩子们找麻烦了。我说,我又不是纸糊的,这点活没什么了不起,你没看报纸上登的马永顺的事迹吗?你看人家,原来是伐木工人,1959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放下锯子,抄起铁锨,积极投身绿化事业,决心把自己砍倒的36000棵树补栽上。到1991年,他已78岁高龄,还在带领一家三代十五口人吃住在荒山坡上,栽树不止,截止到1999年,共植树50000多棵,最后将自己的生命也化作一片绿色,成为感动中国的植树英雄。咱眼前这点困难,要是跟人家相比,根本就不叫困难,咱干不出来人家那样的业绩,但能学习人家的那种精神。还有,现在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不断恶化,而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每棵树都是一名“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可不能小看了咱栽树的意义。再说,咱们今天多栽些树,即使将来人走了,身后也会留下一片绿色,这也是行善积德、泽被后人的好事啊!我的一席话,不仅说服了老伴,而且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同时,在刨树坑的过程中渐渐找到了“攻其一点,四面拓展,深挖细找,不留后患”的窍门,很快突破了难点,仅用两天时间,就将8棵树苗全部栽完。 初战告捷后,我丝毫不敢懈怠,继续蹬着三轮车,顶着刮起来没完没了的寒风,三上王庆坨,二下辛口集,前去采购小树苗,回来就是一通猛干。截止到清明节前,共栽枣树28棵,石榴树11棵,香椿树10棵。在将近半个月的日子里,运走垃圾、换回新土近百车,行程500多华里,三轮车几乎被蹬散了架子,桃锨头磨掉了桃尖,洋镐把换了3次,人也整整瘦了一圈。 一个月后,小树苗在大运河水的滋养下,全部吐出了嫩芽,成活率竟然达到百分之百。此时,我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块大木牌子高高竖立在树林中,上面写着10个醒目的大字:“小区共有共建共享林地”。此举在楼群中引起不小的震动,许多素不相识的邻居都为我和老伴挑起了拇指,并主动地为小树浇水、施肥、除草、灭虫,小小的枣树林俨然变成了献爱心,比奉献,护树爱树的绿色乐园。 正是在大家的精心管理和呵护下,小树苗“一年活,二年长,三年旺”,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到如今已经变得郁郁葱葱,小成气候了。有时,我经常看着这些小树感叹不已,心想,这树木太神奇了,它们情藏沃土,志在蓝天,充满灵性,心怀善意,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砍雪压,索取的那么少,付出的又是那么多,它们不仅是人类难得的朋友,更是我们做人应当学习的榜样啊! 这是一个金风送爽,瓜果飘香的季节。大概是一个周末的傍晚,夕阳西下,月上东山,灿烂的晚霞染红了我们的枣树林。不经意间,我发现两个年轻的母亲正领着她们的孩子在林中漫步,她们时而指指点点,时而谈笑风生,时而摘果品尝……顿时,一股幸福的暖流传遍了我的全身。 这幸福来自哪里?我想,它来自爱心,来自奉献,来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不断追寻中。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玉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