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远去的枣林风光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1377
作品名称:
远去的枣林风光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27
起始页:
T00016_00.pdf
责任者:
张玉海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五十多年前,我的姥姥家所在的木厂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枣林之乡。 那时的木厂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村西有一条日夜奔流的大运河,村北是一片绿油油的园田菜地,村东和村南则是一望无际的百年枣树林子。小村座落在高高的土岗上,远看炊烟袅袅,近闻鸡鸣犬吠,整个村庄犹如行驶在绿色波涛上的一只小船。 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片枣树林子。姥姥家的那片枣林地处村东,紧挨着津浦铁路,东西窄、南北长,足有二十多亩地,生长着近百棵老枣树。因为我小时侯常住姥姥家,所以,枣林里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就像树的年轮,一圈圈地嵌在儿时的记忆里,留在成年后的梦境中。 早春时节,太阳日渐抬高,阳光由黄变白,穿过枣林稀疏的枝桠,照在这片古老而又多情的土地上。一场小雨过后,泥土散发着清香,耐寒的小草悄然泛绿,荠荠菜破土而出,蘑菇丁贴地的叶子中间高高举起一朵金黄的小花,在料峭的寒风里展示它的一支独秀。“大眼贼”也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抬起前爪,扭动着小脑瓜,警觉地东张西望,像是欣赏美好的春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可唯独这些老枣树不动声色。待到清明前后,柳树伸腰,桃李争艳,野杜梨花开得洁白如雪时,老枣树好像依然故我,无意争春。只有细看,才会发现它那粗糙的枝条上,豆大的芽包开始有些鼓胀,并微露毛茸茸的淡绿。见此情景,又有谁不为这些老枣树不慕虚荣的坚守、内敛深沉的镇定和渴望蓬勃的等待所感动。它在等待什么呢?它在等待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季节的到来。 夏天终于走进了枣林。是夏天的灼热引爆了老枣树的内在活力,让它一改老态,青春焕发。你看,在暴烈的阳光下,老枣树的嫩芽就像电影里种子发芽的慢镜头,眼看着噌噌地往上窜,奋力追赶那些曾在春天得意忘形的桃李。当麦梢发黄、布谷鸟漫天啼鸣、野蜂整天嗡嗡叫时,姥姥家的枣林里,不管是快枣、二秋还是老民枣,仿佛把憋了一个冬天的劲儿全给使出来,催得那一树树星星似的小花竞相开放,就像刚出锅的小米饭,愤愤糗糗,太香了!尽管枣花不起眼,花开又来迟,但北方所有果树的花香,谁也香不过它。那一阵子,木厂村如同浸泡在花蜜里,正如诗中写得那样:“远看不见村,但闻枣花香”。而南风一吹,香飘十里,我在老家杨柳青就能闻到来自八里开外姥姥家的枣花香。直到今天,每到初夏,不管在哪里,只要我闻到那浓郁的枣花香,心中总是荡漾着一种遥远的甜蜜,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姥姥家过枣秋的快乐时光。 秋天像梦一样给枣林送来最盛大的节日——枣秋。记得那时住在姥姥家,舅舅每天比鸡叫还准,天刚蒙蒙亮,就站在院子里喊人们下树林子。清晨的枣林,顶着一层从铁道沟子飘来的轻纱似的薄雾,露水打湿了老枣树的枝叶,红玛瑙似的枣子压弯了枝头。伸手摘一个又红又大像挂了釉子的二秋枣,轻轻咬上一口,真是又脆又甜又爽,比现在的冬枣还好吃。太阳升起后,枣林渐渐热闹起来,在“秋凉”引领下,潮水般的蝉鸣一浪盖过一浪。这时,表哥们都爬到树上棒枣,因为我才七、八岁,只能跟着表嫂和表姐在树下拾枣。每当表哥们抡起杆子棒枣,感觉就像天上突然下起雹子,大枣小枣纷纷砸在我们的草帽和脊背上,并发出“嘭膨”的声音,紧接着就是年轻的表嫂和表姐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我不甘心在树下和女的一块儿拾枣,总想加入男子汉的行列,跟表哥们一样上树痛痛快快地棒回枣。时近中午,我趁人们不注意,悄悄爬到一棵大二秋树上,竟看到两根胳膊粗、相距二尺多、与地面平行并向前延伸的大树杈,树杈间铺满了密密麻麻的枝叶,大约离地两米高,像个天然的小床铺。当时我顿觉眼前一亮,试探着慢慢爬到了上面躺下,不成想,这一躺给睡着了。等我醒来时,竟然发现自己躺在地上,同时看到表嫂和表姐正指着我乐得前仰后合,叫人莫名其妙。不等我问,她们便告诉我,晌午歇着的时候,也不知你跑到哪儿去了,我们正要喊你,就听到身后“噗嗵”一声,把我们吓了一大跳,回头一看,原来是你跟一口袋枣似的从树上掉下来,躺在地上还翻了个身儿,看了看我们,接着合上眼又睡着了。我听后,这才如梦方醒,抹了一把粘在脸上的枣树叶子和湿漉漉的知了尿,不好意思地也跟着傻乐起来,紧跟着又是这些“乐不够”没完没了的笑声。这笑声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这笑声伴随着枣秋一直走到“净园”,走过梦幻般的金色秋天。 冬天的枣林,显得格外苍凉。站在老枣树下,扶着坚硬粗糙的树干,抬头仰望,会看到老鹰在灰蒙蒙的天上盘旋,它眼看着林间蹦蹦跳跳的野兔而无可奈何,惟恐冒然出击被树枝折断了翅膀。北风掠过,树梢发出呜呜的悲鸣,落在枝头上的麻雀被风打得前扑后仰,不时地乍起翅膀。而此时,“大眼贼”却在安乐窝里独享太平,深居简出,衣食无忧。枣林里,表哥踩着沙沙作响的树叶,拉着大耙挠干树码子,我则跟在后面捡拾盖在树叶下面的干枣,有时还爬到树上,折些抱在细树枝上的刀螂籽。细心体味,其实冬天的枣林并不荒凉,也不寂寞,仍然充满了大自然的生动与魅力,倒是别有一番情趣。到了晚上,我们将干树码子填进灶膛,烧炕取暖。此刻,我总忘不了顺手扔进几个大土豆,用灰埋好后,再用余火烧刀螂籽吃,烤干枣泡枣茶喝。此时,小屋里弥漫着一种妙不可言的味道。这味道是百年老枣树林走过一年四季的味道,是穿透岁月、让人永难忘怀的大自然的味道。 枣林是大自然的杰作,那些吮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的百年老枣树,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忠诚卫士,也是北方最抗干旱和盐碱的优良经济树种。可惜的是,在上世纪三年渡荒时期,南乡一带所有的老枣树几乎都被“以粮为纲”给一刀切光了。 自1954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土地归了集体以后,我再也没有去过姥姥家的枣树林。1961年夏末,在一种说不清的枣林情结的驱使下,我又走进了曾经的枣树林子,但看到的却是生产队的一片快要旱死的玉米秸子,里面还夹杂着未被刨净、东倒西歪的枣树墩子。而不远处就是姥爷和姥姥、舅舅和舅母的坟茔,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一阵难言的酸楚。不过,当我来到村里,看到不少人家还有挂满红枣的树枝伸出墙外,似乎让人又看到了某种希望,这足以说明老枣林的根脉还在小村延续。果然,二十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让木厂村变成名闻遐迩的雪梨之乡、冬枣之乡。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布谷鸟依旧深情啼叫,枣花依旧随风飘香,但沧桑巨变,物是人非,往日的枣林风光已经不在,我再不能回到过去了。如今,年已古稀的我,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姥姥家的老枣林,再次看到老枣树那闪闪发光的树叶,簌簌下落的枣花,压弯了枝头的枣子,还能依稀听到那一波接一波潮水般的蝉鸣……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玉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