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振翅高飞的领头雁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0850
作品名称:
振翅高飞的领头雁
其他名称:
记杨柳青镇大柳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陆世来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11
起始页:
T00041_00.pdf
责任者:
刘向阳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大柳滩村人慧眼识才,大柳滩村人朴实厚道,大柳滩人魄力非凡,他们毫不含糊地在2002年的村极干部换届选举时,为了大柳滩的未来,也是为他们自己的未来,庄严地行使了手中的权力,郑重地将书记和村长的选票投给了只有37岁的陆世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四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肩负书记、主任两副重担的陆世来,不辱使命,脚踏实地的团结党总支和村委会一班人,带领全村父老兄弟姐妹,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从而,让大柳滩村彻底告别了贫穷落后的过去,迎来了富裕美好的今天。追夕抚今,怎不让人对这位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十分才智、百分心血和千分汗水的陆世来肃然起敬、由衷钦佩呢! 三把火打开新局面 “北方的汉子,大柳滩的人,铁打的骨头,不服输的心。”这就是对陆世来性格的真实写照。上任后,他所面对大柳滩村的局面是经济委靡不振,村民多数贫困,工业一派萧条,上访告状盈门。对此,外柔内刚、绝不服输的陆世来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胸中自有百万兵”的气魄,接连烧了三把火,就出人意料地扭转了令人忧心重重的困境,打开了让人耳目一新、振奋非常的新局面。这三把火就是: 一、疏通农业命脉。影响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千条万条,解决农田用水是关键,所以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年轻的陆世来不仅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还多想了一层。那就是,大柳滩是个农业大村,也是人口大村,农业上去了,经济才会上去,村民的心才会塌实,社会才能稳定。当他把搞好农业水利建设的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党总支和村委会一班人的双手赞成,也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拥护和坚决响应。于是,在陆世来的带领下,一场征服自然的战役打响了。从2002年起,在原有三条河道的基础上,又先后增挖了十二条新渠,达到了有田必有渠;又累计投入了六十多万元,将原有的水利灌溉设备全部更新,将不足的机电管网设施补充添齐,达到了有渠必有水。从而使大柳滩村的农田灌溉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彻底结束了“望天等雨,靠天吃饭”的历史,再也不尝无雨之苦,再也不受干旱之害了。近几年,华北地区连年干旱少雨,持续无雨的严重旱情,致使大部农田得不到及时播种,即使抢种的农田,刚刚破土的小苗也纷纷枯萎死去。可是,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大柳滩村农田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放眼望去,茁壮幼苗构成的绿色海洋,在明媚春光的照耀下,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荡起微微碧波,煞是壮美,煞是迷人。尤其是,秋季的丰收喜讯,更是让大柳滩的村民喜上眉梢,如同饮了甘醇的美酒而陶醉不已。因为供足了农业灌溉用水,大柳滩的村民无比高兴,收入迅猛提高,都高兴的讲:陆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二、修建乡村道路。“道路通,百业兴”,这是流传千百年的至理名言。可是,在大柳滩村,“村内道路障碍重重,田间道路泥泞难行,村外道路凸凹不平”早就是多年存在的待解难题。陆世来上任后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关乎经济发展,影响村容村貌的历史遗留问题。但是,他也十分清楚,要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是造福于全村的大好事,也同时会使少数人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如:修村里的街道巷路,一些路边的违章建筑和设施就得拆除;修田间的路,一些人多占的地头地脑也得予以纠正。这可是历届班子多年想解决而没解决了的老大难问题。对此,陆世来的态度是,只要是有利于集体经济,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的事,就是再难办也要坚定不移地办,并要坚决做到,不办则已,办就办好。在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支持下,为了实现道路畅通的目标,他亮出了两个“杀手锏”。一是,先拿自己的亲戚开刀。第一个扒掉的违章建筑就是他亲姐姐家的。二是,用赏罚严明的办法开道。不折不扣地实施村委会通过的对积极拆改予以重奖和行动迟缓予以重罚的村民的办法。“杀手锏”刚一亮出,立刻收到超出预想的效果。不出几天,问题彻底解决。接着,又一鼓作气,投入三十多万元,将全村的所有道路改造成了平整通畅的柏油路和水泥路。生产道路的改变,也让村民好高兴,以前道路泥泞、坑凹不平,每逢下雨就无法去田间劳动,并且用车拉水果时,左右摇摆,水果全挤压坏了,卖不上好价格。现在好了,下多大的雨,人们都能下地去劳动,水果再不受颠簸之苦,而有的小贩下雨时都可以和村民一起去地里摘国瓜摘果,这一招一下就让村民从心里感谢这位年轻的书记和村长。从而,在陆世来手中,又一次改写了大柳滩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为大柳滩村的经济腾飞,为大柳滩人的发家致富铺平了一条康庄大道。 三、公开、公平、公正,赢得民心.有人说,如今的村干部就是小土皇帝,千方百计赚钱谋私,几年下来,都会富得流油。可陆世来偏偏是个例外。屈指算来,他作为大柳滩村的“一把手”四年多了,他还是原来的他。要说有一点特殊,就是他身兼二职,只比班子其他成员每月多拿100元工资。他烧的第三把火,那就是在十二个企业资产变卖、转让中,陆世来采取了公开拍卖的办法,没去为自己捞取一分钱的好处。尽管有些人使出各种手腕,诱惑陆世来钻进他们用金钱设下的陷阱,好为他们中饱私囊大开绿灯。但陆世来没有做出有辱党风、有负众望的事情,丝毫没有被金钱所动,始终坚持阳光改制,坚持公开竞拍,不搞暗箱操作。对一些企业的旧设备和旧厂房陆世来在村民代表会上提出的“租壳卖瓤”的办法获得一致通过。很多人认为陆世来这次卖旧设备,肯定赚大发了。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采取了“公开拍卖”的办法,想“骑驴”的、“拼缝”的不可能再赚钱了。有黑道上的人找上来说:“别公开拍卖了,我给你来几万好处,就卖给我们一家得了,我们也得吃口饭呀!”陆世来很果断的拒绝了:“你们吃饭活着,我们也得吃饭活着,咱谁也别给谁出难题,希望你们多理解”。最后进行了公开拍卖,一下子给集体多收入了十几万元。“廉能生胆”,所以,面对任何困难,陆世来无所畏惧;“廉能生威”,所以,在任何时候,大柳滩村民都会信任、佩服陆世来。 三步棋赢来全盘活 智者主张“运筹帷幄”;勇者喜好“决胜千里”。而陆世来认准的是,只有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他不是哲人,办事情想问题却很富哲理。正因为他将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巧妙地运用于工作实际,指导着他的实践活动,所以,他才将大柳滩经济这盘棋走活了。让“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大柳滩“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一、盘活企业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增加村民就业。面对困难局面,陆世来不急不燥,冷静分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结症。他敏锐地发现,若搞好村内的经济,关键在于搞好村办工业上。 前些年,由于受“农业只能解决温饱,工业才能致富奔小康”的思潮影响,大柳滩也不顾本村的实际,盲目跟风,先后办起了橡胶、食品、服装、电器等12个村级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开办之初,也确确实实兴隆了一阵子,不仅给全村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还使上千名村民结束了祖祖辈辈“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辛苦,走进了工厂,当上了以前做梦都没敢想的工人。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内部因素的制约,企业日渐衰败,相继陷入困境,最后纷纷停产倒闭。由此,不仅导致村集体经济的大幅度滑坡,还背上了十分沉重的债务包袱。村民生活也遭到了严重打击,他们的失业给家庭带来的冲突可想而知。生活无着落的村民叫苦连天。村里解决不了,只好向上找出路。于是,区里镇上就不断出现了大柳滩村民的上访人群。渐渐地,大柳滩村上访就出了名。 一提起这件事,十个人九个都挠头,一个不挠在叹气。都说“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拿下这‘座山头’!”陆世来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世上没有越不了的火焰山,更没有闯不过的鬼门关。关键的是我们以什么态度去对待,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再大的问题也好解决。上任伊始,他就拍着胸脯向村民立下军令状,一定要把这个“堡垒”攻破,把“山头”拿下来! 目标有了,决心下了,这回要看行动了。村民们都在拭目以待,陆世来的真本事其实并不神秘,就是用改革来破解难题,用改制去摆脱困境。具体地说,就是彻底打破实践证明根本不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的旧有机制,大胆采用新体制,将资产盘活、将企业搞活。从而,使工厂的机器重新转起来,说到底,就是让工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让工厂重新恢复生机。于是,他带领党总支和村委会一班人,针对不同企业,采取因厂制宜、一厂一策的办法,以既大刀阔斧,又扎实推进的作风,逐企业实行了资产核实,财务审计,进入市场,挂牌拍卖的改制办法。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和努力,随着十二户企业的“名花有主”,长时间困扰大柳滩村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破解。上千万的资产不仅得到全部盘活,还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值。更可喜的是,随着十二家企业机器的轰鸣,五六百名村民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不但有了工作,而且收入比原先增长了很多,每个人都绽开了无比欣慰的笑脸。 二、引进新品种,开拓新市场。以前,大柳滩村也搞果树栽培,但品种已经老化,且由于品种单一,技术落后,所以,就根本谈不上什么主打产业了。要说水果的大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陆世来根据大柳滩村的土质情况和水果市场的发展前景,向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果农虚心求教,得出了“大柳滩村只适宜栽种名特优水果品种以及水果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科学结论。于是,在陆世来的大力倡导下,党总之和村委会决定将大柳滩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在“采用先进科学的办法,大力发展果树经济”上。于是先后引进了元黄梨、华山梨、油桃、蟠桃、巨峰葡萄等十几个水果新品种。针对村民没有种植经验、缺少栽培技术、信心不足等问题,陆世来又亲自张罗聘请果树专家和行家里手,开办各种培训班,为村民交流种植经验、讲解栽培技术、增强发展水果产业信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他还号召党员带头栽种引进的果树新品种,为村民示范。榜样、技术、经验一样都不少,村民心里托了底,信心自然足了,积极性随之高涨了起来。这样,只短短几年的工夫,就形成了具有名特优新品种的万亩果园。 万亩果园的规模形成了,下一步就需要打开市场,通过疏通市场渠道,实现万亩果园的规模效益,这是陆世来早就在心中盘算的大事情。早酥梨品种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成熟早,在南方如广东、福建、香港等地就认准了吃大柳滩产的绿皮的早酥梨。而天津人却是什麽也不认,到了市场上有时两三天也买不出去,对此,陆世来很着急,下决心要把这个市场打开。于是,陆世来就先拿早酥梨开路,谋划开发天津市场策略,展开了别开生面的市场开拓攻势。他首先购置了摄像机、照像机和电脑。接着,亲自到果园摄像、拍照,再自己录制合成,制做出专门宣传早酥梨的专题片。然后,带领村里负责市场开发的人员,拿着样品,提着电脑,到市里沃尔玛、麦德龙、万客隆、家乐福等各大超市轮番宣传,让顾客先偿后买,终于收到奇效。如此一来,天津市民很快认识并且接受了这个外表翠绿,吃着甜脆的“大青梨”,真是又好吃又便宜的绝佳水果,现在在天津市内被市民们称为“回头梨”。于是,借鉴开发早酥梨的经验,其他新品种的水果市场也得到迅速拓展。水果销售量快速攀升,水果的规模效益也跟着显现了出来。当然,最终受益的是种植果树的村民们,他们手摸着因此鼓起来的钱袋子,心里由衷感激带领他们走上以果树致富之路的好带头人陆世来。 三、独辟捷径,开展旅游。水果产业的发展壮大,就会对其他各业的发展起到拉动作用。这又是陆世来大胆预想和为之努力的一个富村裕民之策。于是,他打出了发展旅游产业这张牌。很久已前,大柳滩村有一座红塔庙,并且还有一个流传至今的红塔仙人庇护遭到暴雨袭击的大柳滩村民的动人故事。做为一名共产党人的陆世来,当然也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可是,他却从另一个角度扑捉到了有益于大柳滩村经济发展的商机。于是,他同班子的同志商量,又经过村民委员会的一致同意,为纪念传说中的那位心地善良的“红塔仙人”,将村旁的一大片树林命名为柳仙林,并计划在林中重建红塔庙。这样,就将四季飘香的万亩果园旖旎美景,同柳仙林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一道十分靓丽,极具旅游价值的田园风光。陆世来经过周密策划后,果断地将休闲游和采摘游两个津郊旅游项目推介给天津市民。结果,络绎不绝的游客在饱览了秀丽风光、享受了采摘游玩乐趣之后,让大柳滩的村民又得到了一笔颇丰的进项。 全身心为了大柳滩 “高楼万丈平地起”,“吃水不忘挖井人”。陆世来对这两句口头禅做了自己的诠释。他说,没有平地就盖不起高楼,没有前人挖井后人就喝不到水,没有上届老领导打下的基础,没有村民几代几十代人的辛苦,单凭我们这几年的工夫,是绝不会取得如今的成绩的。所以,村里的事业发展了,经济富裕了,千万不能忘本。我们要像乌鸦那样,学会反哺。为此,他身心投入地抓了三件事。 一、学科学,让村民长本领。他认为,“艺不压身,用着方便”新一代的农民应该适应新时期的新形式,新形式突出体现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上。要跟上飞速发展的形式就必须学知识、学本领。于是,他决定进一步加大科普教育投入的力度。首先,通过请本村的果树专家和科研所的教授、技师等有效途径,形成了一支基本能够满足本村科普教育需要的队伍。其次,舍得投入资金,购买了一批用于科普宣传教育的录音、录像和播放设备,还设立了村电视台。有了这样良好的学科学用科学的大氛围,村民的科学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如今的大柳滩人,每天吃着饭就能很好的学到农业科技致富技术和经验。陆世来提出的“每人至少掌握一项科技致富本领”的目标,在大多数村民中得到了实现。 二、重教育,让后代有作为。陆世来对教育的重视在村民中是有口皆碑的。为了办好村小学,提高本村学校学生的成绩,他主动从村里拿钱给予扶持,奖励每个班的前三名学习成绩优秀者。他看到上中学的孩子要跑十多公里路去镇里上学,就决定由村里出资六十万元购买了两辆大轿车,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他还决定给考上大学的孩子予以奖励,2002年是每人一千元,以后又逐年增加,今年达到了四千元。书记重视教育,在村民中就形成了“孩子比学习,家长比荣誉”的风气。五年来,全村有八十多人考上了大学,村上也因此拿出了近二十万元的奖励资金。对此,陆世来说:“孩子是咱们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在这上面花多少钱都值。这不仅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我们村、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三、提倡孝道,让老年人后顾无忧愁。陆世来上任不久就决定给全村六十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养老补助金。2002年,每位老人每月三十五元,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如今已经涨到五十元。而且逢年过节另有300元的过节费,每月能够拿到养老钱,老人们高兴,那些老人们高兴的说:“咱们也能像城里人享受上了”老保,“到老了的时候有人惦记咱们、照顾咱们了,这不是福星高照了吗!”老人们满意,可陆世来还是觉得少,他说:“村民们选我们当领导,就是认为我们有能力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因此,我们不能辜负村民们对我们的期望,工作中有多大困难,我们自己去想办法,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村民满意和高兴。因此,今后每年还要提高养老补助金的发放额度。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就得从现在抓起,就等于给老年人和全村人吃了定心丸。只有首先孝敬老人,关心他们的冷暖疾苦,才能再谈全村的和谐稳定”。就这样,他不仅赢得了老年人的心,而且也赢得了全村做儿女的满意。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陆世来带领大柳滩村六千名村民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他们抛弃的是往日的贫穷落后,他们获得的是富裕美满。“人之进退,唯问其志”,陆世来的目标就让大柳滩的村民达到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民主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平。我们相信陆世来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大柳滩村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向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