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瑰宝——石家大院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0669
作品名称: 民居建筑瑰宝——石家大院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06
起始页: T00041_00.pdf
责任者: 宫桂桐
韩志勇
于建玮 文摄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1
主题词: 杂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位于天津市杨柳青镇的石家大院,原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仕住宅,也是我国北方现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民宅建筑。大院正门前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天津的南运河。石家原籍山东,祖辈漕运发家后在乾隆年间定居杨柳青,以后广置田产,家大业大。清嘉庆四年(1799),乾隆的宠臣和坤获罪被赐死,有一使女携带珠宝出逃,被石家停泊在通洲(北京通县)的粮船收留,石家由此财富骤增。清道光三年(1827),石家由于家族庞大,于是析产为四大门,分别是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各堂门均建有一所颇具规模的建筑。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道,财丁兴旺,现石家大院为仅存“尊美堂”宅第,曾有着“天津第一家”、“华北第一宅第”之称。石家大院占地面积约14余亩,始建于光绪初年(1875),初建时期的几处主体建筑耗费白银30万两。整个建筑群包含十八个院落,典型的四合连套,院中有院,轴线明确,功能布局合理,典雅华贵,气派宏浩,砖木石雕精美,独具特色。院中主体建筑之一石府戏楼是我国现仅存、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民宅封闭式戏楼。 石家大院第一个绝妙之处在于其建筑整体构思精巧严紧。石家大院是一座遵循中国传统布局和建筑风格的幽深院落。戏楼处于整个宅院中心位置,也是整个大院最高建筑。戏楼正北有穿山游廊院和佛堂院贯通相连,正南接南花厅院和候客厅院,由戏楼以及正南、正北四个院落建筑构成了石家大院的主体建筑群,这一主体建筑群的南北垂直线就是整个宅院的中心线(中轴线)。中心线主体建筑群东邻百米长的甬道,西邻百米长的风雨长廊。甬道和长廊相对平行,并且经戏楼、花厅院、佛堂院、游廊院内的东西侧门相对贯通。因而甬道、长廊起着连接前后左右院落的作用,是全院主要交通线,同时也是内部防火隔离通道。身处甬道和长廊之中,便会感受到极强的纵深感和序列感。甬道东邻五层院落,从南至北依次为外账房院、女花厅院、内宅两院及内账房院。除外账房院外,其它四院四合连套、相互贯穿。这五层院落以东还设有三个东跨院,并通过便门与之相通。东跨院最南端便是石家大院车大门。长廊西侧从北往南分别是学堂院、家丁把式院及石府花园,这几个院落西侧还有小甬道,小甬道西侧配有附房12间。 石家大院整个建筑用材考究,做工精细,其砖瓦大部分来自苏州、临清,木料分为楠、樟、楸、柏等硬木,均来自云南、贵州。其建筑工程均为青石高台、磨砖对缝,院内的排水、取暖等设施完善,在当年民宅建筑中首屈一指。因为整座大院设计为地势北高南低,落差有两米多,这种设计不仅利于排水,而且便于取暖。大院屋顶沿口及墙根均设排水口,各院地面下有组织的分布着下水道,在中间甬道青石板下是大院最主要排水管道,青石板宽70厘米,下水道深1米多,各院雨水汇集在此顺地势流入到门前的南运河里。同时,大院冬天靠地炉采暖,在南花厅和戏楼等主体建筑地面以下,均分布有纵横交错的烟道。当年,在地势较低的地炉灶口处燃烧木炭,热气沿烟道顺地势向高处把脚下的砖熏热,使得屋内温暖如春。此外,由于天津在历史上是退海之地,盐碱非常严重。因此,防潮隔碱对于保护整个大院墙体就显得尤为重要,石家大院在地基和地面之间均设一层宽8厘米的柏木防潮层和青砖雕成葵花图案的透气孔。这些透气孔是用吸温性高的青砖制成,在透气砖的下面是20厘米高的条石层用于隔碱,这样碱木、透气砖层与条石层共同组成墙体的防潮层、防碱层。同时,无形之中也形成了一条连绵不断的花边,点缀着整个大院建筑。 石家大院第二个绝妙之处是砖木石雕精美绝伦。石家大院房屋结构均为抬梁式框架建筑,以砖实墙格扇来围护分隔空间,各院落纵向、横向分布,以围墙封闭,并画栋雕梁、花棂格扇油漆彩绘。院内大部分的门楼设计巧妙,别具匠心,就连非常隐蔽的小门,都起了雅致有趣的名字。整个建筑上的砖木石雕装饰不但精美细致,而且寓意极其丰富、巧妙。 石家大院砖雕大多出自杨柳青四大砖雕作坊,刻工细致,题材独具特色,有许多杨柳青年画内容,使建筑本身华美。石家大院正门坐落在南运河北岸,门上的砖雕,雕刻有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花,“麟吐玉书”,还有以杨柳青年画为题材的“三羊从地起、五福自天来”等图案,极为精美巧妙。正门大开,里面有一个大影壁,影壁并非独立建筑,而是靠在南花厅院南房的房山上,砖石结构,做工精细。影壁须弥座上有砖雕“五福临门”图案,壁身周围有砖雕凤戏牡丹,四角有狮子滚绣球等图案,取四世同堂、荣华富贵之意。影壁墙须弥座上还雕刻有五只蝙蝠,正对大门,故得名五福临门。五只蝙蝠嘴里分别叼着佛手、桃子、橘子、柿子、石榴,故取名为有福聚财、福寿双全、吉祥幸福、事事有福和多福多子。此外,在石家大院内宅院中有一块砖雕谐音更为巧妙,内容为老猴背小猴,上树偷桃,无意间有马蜂飞出蛰在猴子背上。借用背与辈,蜂与封,猴与侯的谐音取辈辈封侯之意,寓意为封侯拜相、世代为官。辈辈封侯下方花牙图案也极为精巧细致,为一条鲤鱼跃出水面,距不远处有一座龙门,取名鱼跃龙门。 石家大院木雕精雕细刻、彼彼皆是、栩栩如生。其中“八扇屏”是石家保存下来的木雕珍品,镶于男客厅中隔断上。雕刻工艺非常细致,它表现的内容是四季花鸟,其特点是从玻璃两侧看图案完全一致,看似八扇实为十六面。当年没有玻璃的时候,中间夹的是层纱,起到只听其声,不见其人的作用。据说,当年石元仕在建造大院之后,特请当地有名的刘姓木匠来此制作木雕,八扇屏雕成之后,石元仕爱不释手,按八扇屏中的一朵雕花给六两银子计价,经商议,共计一百朵花,就把六百两银子交给刘姓木匠,可木匠拿钱之后,把八扇屏翻过来,指着这面还要六百两银子,石元仕不能食言,最后给了刘姓木匠一千二百两白银。因此,就有了石家大院“六两银子一朵花”的传奇故事。 石家大院石雕大部分为玉石雕刻,价值不菲。在石家大院佛堂院内有一对全院最为精美的抱鼓石。封建社会民宅建筑中,有钱人要显示身份,只能把门中的门枕石立为方形,而不能立成圆的“鼓”形,因为门前立“鼓”立的是功名。这块抱鼓石,其“鼓”上雕刻图案为“狮子滚绣球”,取自民间“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之意。狮子数量也不尽相同,大门左侧抱鼓石为一大四小共五只,右侧为一大三小共四只,合在一起为九。中国的传统理念,世上并无十全十美的事物,数字中的十代表了完结,而九是阳数中是最大的数字,“九狮戏绣球”为好事长久不断、连绵不绝之意。此外,狮子还有性别之区分,虽然外表雕刻一致,但其狮子下部装饰物并不相同。门左侧抱鼓石上的狮子足下戏耍明显区别于绣球的球体,古人有天圆地方理念,云“天似穹庐垄盖四野”,此狮为雄狮,意为“寰宇一统”;门右侧抱鼓石上的大狮子下全部雕刻为小狮子,此狮为雌狮,意为“子嗣昌盛”。在石鼓外侧有团象图案,取吉祥、太平之意。除此抱鼓石之外,石家在当年建造戏楼时,还选用了上等石料雕刻成12块精美的石雕装饰房檐,一般民宅建筑上此处多为青砖,而石家在此处特意让石头上房,因为石家姓石,石头上房其寓意石姓高升,这在民宅建筑中确实少见。其中雕刻的石雕“五福献寿”、“葫芦万代”、“事事如意”、“鹤衔仙草”等图案,也都包含着吉祥美好的祝愿。 另外在石家大院第一座垂花门下三级台阶及垂带条石雕上还刻有精美的回纹以及由荷花、菊花、牡丹花组成的宝相花图案。据说,封建社会民宅建筑受典制约束,只有皇家、庙宇才允许在门楼建筑台阶上雕刻图案。由此可见,石家在建筑上越制,具有与皇家相媲美的心态,虽然建筑年代在清末,等级制度并不严格,但是当年石家还是用精制的木套将整个台阶套住,外人很难知其名堂。这在杨柳青镇古民居普查中,尚无发现第二家台阶建筑上有此雕刻。 石家大院第三个绝妙之处是建筑中有绝活。在石家大院整体建筑群中,戏楼应算是经典之作,它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处于石家大院中心位置,也是整个大院最高建筑。戏楼正北有穿山游廊院和佛堂院贯通相连,正南接南花厅院。进入戏楼正门,上方有“厚德载福”的匾额。 戏楼全部为砖木抬梁式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10平方米,长33.3米,宽12.3米,最高处9米,立柱54根。建筑布局是南北两个双脊大厅与中间一个盝顶大厅联在一起。戏楼顶子设计非常巧妙,其木制结构外面是铅皮封顶,并用铜铆钉铆成一个篆体大寿字于铅皮上。厅内的雀替、隔扇、柱头等木雕,台阶、基石上的石雕装饰,极为考究。戏楼横梁下悬双雕宫灯,梁柱间镶有木雕,有12盏壁灯挂于中间12根立柱之上,立柱均为上圆下方的通天柱,取其天圆地方象征建筑地久天长之意。在立柱上方围有一圈回廊,称“走马廊”,是当年石府家丁护院所用之处。前方戏台20平方米,台口6.5米,上方有“赏心乐事”的匾额。抱柱匾对联为“梓泽兰亭逢圣世,绽桃杨柳庆升平”。后台57平方米,供演员化妆休息,后台佛龛内供奉有戏剧之祖唐明皇李隆基。艺人演出之前,先磕头拜它以求演出顺利。后台还保存有上梁诗“门庭焕彩振家声,阀阅光辉绵世泽”,意思是权势家庭不断焕发光彩、振奋声誉,功勋世家代代相传、大放光彩、兴旺发达。戏楼内共设120个座位,中间有官客席(男客人),后面台阶上设有堂客席(女客人)。逢年过节,石府宴请客人都把戏楼内装饰一新,灯火辉煌。当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菊仙、余叔岩等人曾在此唱过堂会,盛况空前。 由于戏楼建筑结构设计巧妙,使得戏楼冬暖、夏凉、音质好。冬日虽寒风凛冽,但由于戏楼的墙壁是磨砖对缝建成,严密无缝隙,并设有地炉取暖,因此,楼内温暖如春。到了夏天,戏楼内地炉空气流通,方砖青石坚硬清凉,东西两侧开有侧门使空气形成对流,空间又高,窗户设计使阳光不直射却分外透亮,使人感觉十分凉爽。音质好主要由于戏楼建筑用砖均是三座马蹄窑指定专人特殊烧制,经专用工具打磨以后干摆叠砌,用元宵面打浆糊白灰膏粘合,墙成一体,北高南低回声不撞,北面隔扇门能放音,加上“走马廊”还有一个回旋声音的作用,因此拢音效果极佳,偌大戏楼不用扩音器,不仅在角落听得清楚,而且院内也听得明白无误,在此唱戏便可找到绕梁三日的咸觉。因此石府戏楼堪称是“民宅一绝”。 此外,三座垂花门的设计也可称为大院中的另一绝了。垂花门属典制式建筑,是宫廷建筑中的绝活。石家大院的垂花门巧妙的以荷花“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满蓬莲”三个花态的花期为图案建造了三座,形成了“垂柱联姻”,用以象征主人一生美好的愿望,祝福石家人和来此的客人四季平安、一辈长寿和子孙万代。 第一座垂花门位于佛堂院,由垂柱雕刻花骨朵图案,取名“含苞待放”。门柱撑拱为木雕“九狮图”,图案为九只狮子相戏,背面是木雕“凤戏牡丹”、“丹凤朝阳”。中间两块抱鼓石正面分别为浮雕“狮子滚绣球”和“太狮少狮”图案,两侧是“象首”和“鹤鹿同春”图案,当年仅石料即需白银五百两,两位石匠精雕细刻一年之久才完工。两旁的扶平石上面是“宝相花”,以荷花、牡丹、菊花等花朵为基础构成的想象图案,内侧是“太狮少狮”,外侧是“八骏戏春”。抱鼓石和抱柱石之间有石雕“琴棋书画”图案,象征宅院为书香门第。在垂花门三级台阶上有“回纹图”,这种图案是皇家专用,在民间极其少见。这座垂花门上方木格中有“四季花”图案,寓意所有走过此门的宾客都一年四季平平安安。当时石府以此门为仪门,两旁有乐廊,迎接贵宾时打开,走进此门进戏楼。第二座垂花门位于甬道中间与后北门相对,由于垂柱木雕莲花瓣已经开放而取名“花蕊吐絮”。垂柱两侧雕刻着寿桃、蝙蝠、石榴、佛手,象征多寿、多福、多子、多财。门楼上方木格中是木雕仙鹤九只,取名“团鹤献寿”。据说一只仙鹤代表12年,寓意走过此门增寿108岁,一辈人健康长寿。在仙鹤的背面还雕有古代铜钱的图案,象征不但健康长寿,还要有家财万贯。门柱撑拱是木雕“太平有祥”、“平升三级”图案,背面雕是“春兰秋菊”图案,象征君子之交,走过此门寓意长寿总有钱。第三座垂花门位于第二座的南面,垂柱木雕莲花开放并结有莲籽图案而取名“籽满蓬莲”。在垂柱两侧为葫芦爬蔓的木雕,取名“葫芦万代”,象征子孙万代永绵长,因葫芦与福禄谐音,则预示石家的子子孙孙都能有福、有禄。抱鼓石图案也是“九狮图”,扶平石图案为“暗八仙”(即八仙宝物),寓意子孙万代、多子多福。 初次置身于石家大院就像进入了一座迷宫,但真正领会到石家大院建筑的真谛,就会感悟到已置身于一座文化大院、吉祥大院、祝福大院,从而才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古民居建筑竟然如此的博大精深。 尊美堂从光绪年间初建,以后不断拆改,到民国十二年(1923)石家后代迁走时累计前后建设近50年。可惜国民党时期驻军开始恶意拆改,解放初期河北省天津地委曾在此办公,石家大院见证了新中国肃贪第一大案。以后石家大院作为校舍使用,在“文革”期间更是劫难难逃,大量文物遭到破坏,把原来富丽堂皇的大院糟蹋得面目全非。。为抢救这一民族文化遗产,西郊区人民政府在1987年将石家大院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巨资逐步进行全面保护性修复,1991年石家大院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市文化局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同年12月31日正式开馆。 杨柳青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以突出地方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不断充实、更新陈列展览内容。现在大院除自身的房屋建筑及其建筑艺术特色外,还纳入充满了浓郁地方色彩的天津婚俗陈列,清末杨柳青多姿多彩的街头叫卖,形形色色的古老店堂商业一条街的商俗陈列,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艺术佳作,反映了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杨柳青砖雕陈列,反映古镇消防设施的杨柳青水局复原陈列,杨柳青特色的手工剪纸陈列,漕船、轿车陈列以及杨柳青珍贵的灯箱画陈列,从而丰富了馆藏内涵,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与此同时,在杨柳青古镇改造过程中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文物损坏丢失,抢救、征集了大量有价值的砖木石雕和清代民居建筑构件来充实博物馆藏品,使得本地区历史文化遗存用于陈列展览,更好的弘扬古镇传统文化,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杨柳青博物馆现在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多年被评为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丰富的馆藏,浓郁的民情,精美的艺术,已成为海内外人士赞慕游访的胜境。开馆以来接待游客已有70多万人次。2004年7月,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老舍之子)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杨柳青博物馆并题词:“石家大院,结构严密,风格独特,精工细做,讲究布局,处处有典,确是一宝,值得珍爱。” 一座古老的石家大院,正在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见证着一段历史,散发着浓浓的杨柳青风情。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宫桂桐
责任者
韩志勇
责任者
于建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