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父亲的军礼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0653
作品名称:
父亲的军礼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06
起始页:
T00029_00.pdf
责任者:
徐赞新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那场悲剧发生在“十一”长假的第二天,这天凌晨三点,父亲突然高血压病发。中午,没有意识到自己病情严重性的父亲依然提着满满一桶猪食去喂猪,在走下那唯一的一级台阶时,父亲连桶带人一起摔倒在猪圈门囗的水泥地上,滚烫的饲料倒在了他的身上,更可怕的是父亲这一跤导致了高血压的并发症——脑溢血。 父亲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对他来说几乎是二十年,出院时他完全成了另外一个人。头发变的花白,人变的苍老迟钝,语言功能明显下降,右半身呈瘫痪状态,腿脚不便,走路时一上一下,右手发抖,无法抬高,穿衣服要人帮忙。 当我从电话里知道这一切时,我不禁泪流满面,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且还是上过战场,久经沙场考验的老兵,怎么突然间变得这样弱不禁风呢? 很长段时间里,每当想起父亲,他那昔日高大威武的形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那曾经握过钢枪而现在却在风中颤抖的右手…… 时间天天过去,越是临近放假,我心里越是不安,为什么得病的是父亲而不是我呢?父亲知道向体弱多病的我在军校轮训必然要接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煎熬,他不想让我分心,直到他出院后才允许母亲告诉我他的病情,还要母亲说得轻一些,别把我吓着了。 我是那天清晨回到久别一年的小山村的,大雾还没有散去,远远看去家门中依稀站着几个人。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近了,近了。终于看清了,拄着拐杖的是奶奶,中间立着的是父亲,母亲扶着他俩,这时我突然听到一个男人说话的声音,看,那就是咱们的儿子,他穿着军装回来了,当了兵结实多了。母亲在不住地点头,还用手背抹着眼睛。在离他们还有几步远,我停住,左脚向前一步,立正,向着他们敬了个军礼。此刻我看见父亲也站直了身体,他的右手想往上抬,试了几次,终于没能成功。刹时,我明白了父亲想做什么,我立刻跑过去,抱住父亲,激动地说,爸,不必了,儿子给您敬礼是应该的,您不必还礼。父亲抬起左手不住地抚摸着我的头,一句话也说不出……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成眠。与最初相比,父亲的病已经有了一定的好转,右手虽不能用筷子可用调羹,但要把右手搁在饭桌上还是要费上半天的劲儿,说话已经没有明显的口吃了,走路也不像当初左右摇晃了,只是没法自己洗澡。母亲偷偷对我说,你爸能恢复到这种程度,已经是老天有眼了,你不能再要求他回到原来的样子。尽管这样,我依然难以接受这么残酷的事实。父亲当兵时的照片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模样是我年少时的偶像。特别是一张在照相馆拍的,在那张照片上,父亲一身戎装,笔挺地半侧身站立,两眼炯炯有神地注视前方,代表着刚强和意志的标准的军礼每每让我心潮澎湃,陶醉不已。父亲的军礼成了我成长道路上永远亮着的灯塔,激励着我不断战胜困难,永不放弃,并且让我决心大学毕业后携笔从戎,继续父亲的事业。这时父亲在家门口试图敬礼的动作再次冲击我的脑际。记得母亲跟我说过,父亲和伯父都当兵去了,伯父牺牲在越南战场后,父亲被部队送回家,照顾年幼的姑姑和守寡的奶奶,那张敬礼照片就是父亲离开部队上火车前照的。岁月蹉跎,这张照片被唯一地留了下来。 美好的时光总是留也留不住,转眼间,十几天的假期就要到了。我走的那天早晨依然是大雾,分别和奶奶、父亲、母亲拥抱后,我踏上了返校的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我放不下我的母亲,她的四个儿女都在外面无法长久地待在身边帮她分担家事和心事,而她那瘦弱的双肩却要挑起服侍两个亲人的重任;我放不下我的奶奶,她劳苦一生,到头来却要看着家中的脊梁和自己一样无所事事的渡过余生,这不能不说是种无情的精神折磨;我更放不下我的父亲,母亲说,父亲现在有一个心病,怕见到熟人。我理解父亲,从一个生龙活虎的“斗士”转眼间成为一个要人服侍的“废人”,任何一个特别是像父亲一样性格刚烈的人都不会允许自己这么早就退出社会的角逐,更何况父亲曾是决战疆场的军人。 此去,又得一年不能相见,想到三个历经沧桑的亲人,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猛然回头,想再看一眼这些可亲可爱的人时,我大吃一惊,映入我眼帘的是父亲笔直的身体和标准的军礼,与那张照片上的形象别无二致。我立刻放下行李,给父亲还了礼。父亲缓缓放下右手,我的眼泪也随之落下。这时我看见父亲朝我点了点头,母亲朝我挥手,可我的右手却久久不肯放下…… 后来,母亲告诉我,父亲为了在我走时用军礼送我,每天晚上都要站在镜子前练上半个小时,我要他不要难为自己,毕竟是自己儿子。他却说,这你不懂,只有当兵的人才能晓得这简单动作的深刻涵义。 父亲在最困难的时候给我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这个军礼是以父亲的名义对当兵的儿子的殷切期望; 这个军礼,是以老兵的名义对战友的深情厚意; 这个军礼,是命令、是号角、是前进的航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徐赞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