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乡戏旧事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5020230000649
作品名称:
乡戏旧事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06
起始页:
T00011_00.pdf
责任者:
白青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47
主题词:
小说-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小时候听母亲经常说我姥爷课子读书的事。他经营水上运输,不景气时宁肯兑掉漕船,开面铺赔本时卖掉磨房,举家在千里堤茅屋栖身,也没中断舅舅的学业。那时候学堂的老师很凶,学生背书背不下来就让其伸出手来,老师挥动戒尺啪啪地抽在手心上。舅舅的手有时挨板子肿得端不了粥碗。姥爷总给他讲学戏的为什么叫“打戏”,老时,学戏的孩子四五岁入教坊成为梨园弟子,受尽人间苦楚,冷练三九,热练三伏,练武功的哪个不是在师傅的棍棒下忍饥号寒。含辛茹苦。一般讲,孩子的初萌对学习的理性认识不高,自觉性也差,这才有了棍棒之下出高徒的说法。姥爷那时也讲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但总不如讲打戏多,我想这是因为更形象更接近。舅舅在姥爷严课下终有小成,当上县粮库的会计,给姥爷增光不少。 当时乡戏经常在各村庙会上串演,许多红角家喻户晓。。尤其是河北梆子,那古朴苍凉遒劲的调子,总在河湖港汉、田间地角、街头巷尾飘扬,挥发掉人们一身劳碌,调剂人们干瘪的胃口。母亲和小姨年轻时就是戏角的拥趸,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追星族。她们每每结双成对去看戏,刹戏后还挤到后台看卸妆。假如她们喜爱的白娘子、小青、陈妙常偶一照盼或回答她们一句无话找话的搭讪,她们高兴得念叨好几天。 那一年我父母已定亲。母亲和小姨看戏归来,母亲说了小姨酷爱的演小青的演员下巴短,小姨十八个不爱听,她心中的偶像不容抵毁,两人在路上吵起来。小姨一副伶牙利齿,开锅似地说《大明英烈》里朱元璋绣像下巴大,还不把人吓跑了。小姨这话有影射,我家姓朱,她便认为朱元璋与我家是一窝猪。其实她不知道明太祖的安徽朱与我们的山西朱相去很远,不然燕王扫北怎么连本家也从山西扫到白洋淀了呢。话到这份上母亲自然是要退避三舍。 乡戏作为古老文化的载体,在广袤大地流传。种地的祖一辈父一辈脸朝黄土背朝天,撑船的多见树木少见人,他们言谈举止涵养气度给人古朴深邃的感觉。有的不学而识字,出口成章。念戏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与乡戏的浸润不无关系。。那时学戏基本上是师徒相承,口授心记。有的师傅也不会曲谱,不会写字,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又教文又教武忙不过来,一天说两句戏词记不住就没好脸色。所以学戏付出的艰辛自不待言,吃饭睡觉都叨咕,直到烂熟为止。 乡戏在演出中受到的迷恋和热爱,近似一种疯狂,真个是赵歈燕唱过行云,壤叟衢童消永昼。俚语道,唱戏的是疯子,听戏的是傻子。卖了房子地,也听这出戏。卖了网和船,听听秦香莲。卖了窗户门,听听奚雅琴,奚是唱红的名角。当然话是那样说谁也没真的卖什么。。但是千人空巷,举家而出的事便司空见惯了。尤其在白洋淀,晚霞落照碧水上,舟船齐发到邻村.赶戏的情景本身就富有诗情画意。抱着孩子看戏的小媳妇们,在戏台下站着一看三几个钟点,累酸了手臂累酸了腰,依然纹丝不动地杵在台下的,那功夫简直比护旗队的立定还纯。于是抱着孩子看戏被列为白洋淀四大累之一。。更有甚者,有的妇女临近分娩还让人搀扶着听戏,竟把孩子生在了戏台下,孩子因而得名——赶戏。晚上,一台戏散了,分散开去的船,从四面八方唱起的戏腔流淌在夜的淀水上,被阵阵涟漪推得远远的。 我父母都是出身水上人家,从小在漕船上长大(半个世纪以前,海河上游各水系都很发达),因为门户相宜才结了亲。其后不久,姥爷家因一次运粮食湿了包,被人讹了,就卖了船。父系中却独得我父亲的一膀子力气和好嗓子/好脾气才勉力支撑。。那时使船靠人力扬帆、撑篙、拉纤都须打号,没有好力气/好嗓子是不行的,揽买卖则更须好涵养。我父母都能唱戏,母亲私下哼唱,父亲则正经拜过师,工净角。因为有从小练就的好嗓子,冬天漕船上陆地打冻(冬修),正是乡戏开唱的时候。父亲扮演二进官里的徐延昭,他一句唱从十八领罩篷传出三里多远,那时没有扩音器,可见膛音之好,也赖夜深人静,水面有传声的作用。。 母亲生我大姐时,小姨经常住在我家。我有一个叔叔在乡戏上拉琴,与小姨年龄相仿,有人为他们作伐。小姨不光看人和日子,对我家的氛围也满意。但是提亲的跟我姥爷提起时,我舅舅却责怪姥爷,三家亲不作,作两家亲,让人家笑话有女儿没处嫁。这句话启迪了姥爷的气志,不管谁说他就是不同意,理由是“姐妹俩不嫁哥俩儿。。”这就苦了叔叔和小姨。。后来听母亲说,小姨到老都恨舅舅。恨归恨,旧社会的女孩儿,总不能直白自己的心事,何况长兄如父,三从四德一厚沓典籍在舅舅手里呢。。后来我知道舅舅也并非不开明,只是随便说说,不曾想影响了小姨的人生道路。。后来嫁给二十亩地一处宅的我现在的姨夫,生了五男二女,家道殷实。只是没有后来我家更富戏剧性。 父母爱戏孩子也跟着沾光,在我三岁那年,冬天唱乡戏时,母亲抱着我去后台看扮妆。父亲的许多朋友,见我方头大脸就哄着要给我打脸。掌台的杜师傅一听嚷叫走过来,端详着我的脸说,果然好扮相。他是乡戏专业团请来的师傅,不轻易肯定什么,端着架子。。母亲一看掌台师傅没赶她走,还夸了我,就小心地接碴问,您看打什么脸儿好?打个大花脸好,只是费事。杜师傅说着眼皮也没抬。这时有人把扮妆的父亲拉过来说,让他给杜师傅买两盒香烟,请他给我打个大花脸。父亲为脱身,一口答应掏了钱。我是全然不知道,当时的我表现如何,只听母亲总津津乐道,脸打成后博得全村人叫好。面目峥嵘,油彩鲜明,图像瑰丽。。“师傅,这是什么人物?”母亲抱着我问,似乎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儿子了。“青面虎”,杜师傅一面勾最后一笔,一面回答。“喔,青面虎”。母亲谢了人家,抱着我,在一路唱彩声中回了家。。大家知道,戏剧脸谱是极具艺术魅力的,打了脸的我,哭也有戏、笑也有戏,很让大人们开心。这样一直不忍让我洗脸,呆了三四天,油彩干巴在脸上,实在不堪忍受,我大哭不止,大人们,包括我爷爷都以为我在演戏,陶醉在艺术的想象中,这时我的两个姐姐看我实在难受了,嗓子全哭哑了,才把我抢到手,轻轻地洗去油彩,好在没什么伤害。到上学以后看了侠义小说,才知道青面虎,乃徐世英也。没想到区区三岁之我,竟有名震遐迩的江洋大盗的凛凛威风,岂不快哉。只是长大以后,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介书生,整日里吟风弄月、狂歌当泣,全然没有想当初啸聚山林的人杰气象了。 乡戏虽不是正式剧团,但戳摊撂地一如正门正派,搭戏台的大跳板长七,八丈,宽二尺有余,厚约三四寸,一水二十几块平展展铺就一个台面,铺上台毯蔚为壮观。教戏的师傅上冬收戏底,无论穷富有教无类。有给钞票的,有给精米白面的,有给二斗棒子的,实在拿不出也就算了。师傅在教习和演出中善于发现人才加力造就,在我村先后有二位唱青衣的叔叔下海去了专业团。当然也有底功不好马糊找乐的。比如蛤蟆大叔交了二斗棒子,学了一冬戏,学了一个小丫环。开场一挑门帘,台前自报家门,请小姐下楼就交差,可初次亮相甭提多难啦,锣鼓响了三通,他依然站在上场门纹丝不动。气得杜师傅一脚踹在他屁股上,踹出了场,他一惊,竟把在喉咙里的两句台词忘了,急中生智,拿腔作势说,奴家不出来一脚踹出来,立即引起哄堂大笑。杜师傅在幕后啐了句,笨蛋。他以为让他回去,情不自禁地慨叹,可惜我那二斗玉米呀!又在台下招来一阵笑骂,留下跨世纪的笑柄。再有一些跑龙套的,找戏乐儿,上台一紧张忘词、跑调、串门是经常事。如四位好汉上场,念白应是“拳打南山豹、足踏北海蛟”之类的,不知怎么竟变成“台子头哩有罗坯,那坯本是你拖的”,估计有八百倒也差不离。。唢呐一响盖住后音,台下正蒙着也就混过去了。 我们村唱花旦出名的是彩旦娃,人长得帅气,嗓子也甜。年轻时专业团要他,他为侍侯老娘没去,后来娶妻生子也就很少唱了。上了年纪就在摆渡口撑船。。他家就在渡口附近,有人渡河只一吆喝他就听得见。外村有个卖菜的老头儿,经常到我们村卖菜,往返一过摆渡不喊不叫,只要用梆子高腔唱一句“这座楼,盖了一个高——”,紧接着彩旦娃从屋里出来“屋檐高桃呀赛铜雀桥”,不用说这是当年的老戏友。二人见面,总亲亲热热很投入地互相唱答一回,然后挥手告辞。。后来想听彩旦娃唱戏的,就冒充卖菜老人在渡口唱这座楼,可怎么也不见彩旦娃接音儿。甭说,张口便知,腔调板眼韵味相差远矣。我想这正应了那句“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的俗语。他们唱的夸楼,虽然不是出于四大名剧家手笔的大戏,是老丝弦腔的唱功为主的帽戏,其行腔古朴敦厚,唱词中有些汉语语根一样的词很有嚼头儿。 彩旦娃最后一次登台是他大儿子小山娶媳妇不久。小山先天腿拐,虽不严重也算个褒贬,大概也有赖彩旦娃的名声吧,娶过门的大儿媳妇还挺利落。村里唱戏时,经大家一撺掇,彩旦娃一时高兴,就唱了一段王二姐作梦。扮上妆,快六十岁的人像十八九的姑娘一样灵活,边扭边唱,扭到台角往下一望,儿媳妇正看着自己笑哩。一阵不好意思就忘了词,自言自语起来,老了老了这是干什么?台下的人鼓着掌大笑,儿子儿媳也笑,成为乡戏老少同乐的佳话。 我在白洋淀下乡的时候,乡戏都改唱现代戏了。凡有兴趣的自愿参加,生产队按出勤计工分,那时一个整劳力每天计八分。如果能跟宣传队掺和一冬就甭干活了,还没风雨工。。政策不可谓不宽,但是临江羡鱼者有之,中流击水者寥寥。可见没有金钢钻,也不敢揽那磁器活儿。新戏虽不像老戏讲程式,看似容易也艰难啊。我们队里有个叫老六的,小伙子长得挺顺溜,就是说话结巴。到说媳妇的年龄,见了几次面都吹了。于是有人给出主意,要他学抽烟,再见面时给人家殷勤敬烟,话不多只两个字“抽—烟—”,拉长语调显得会说话,态度也诚恳。很快老六学会了抽烟,提亲的一上门,接下来又是相亲,女方和介绍人屁股没坐定,老六就敬上烟,“抽—烟一”茶,还没端,老六又敬上烟,“抽—烟—”,没说两句话第三支又敬上去,“抽一烟—”,不一会儿抽了一屋子烟。人家一看简直遇上了一个大烟筒,还以为他有点傻病,愣把人家吓跑了。后来,赶上村里成立宣传队,排练《沙家浜》。又有人替老六想,结巴嘴不能说能唱,一唱就不结巴了。一撺掇老六果然有股冲劲,就参加上了。不但没演反派人物,还荣膺十八个伤病员之一。经过一冬磨练,老六的行动作派都让人看过眼去了。尤其浅灰军装宽腰带一拉,山子敢跟专业团叫劲儿。就是快板唱词赶碌得听不清。本来“坚持”一场伤病员边舞边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顶天立地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万个雷霆也难轰……锣鼓家伙铿锵有力,人们只听一片喧响,唧咕一片,一个字也听不清。下来后人们问老六唱的是啥词,不等他回答,孩子们就比划着学唱,唧咕唧咕八分记上,唧咕唧咕八分记上。逗得大伙儿直乐。后来老六学戏上了瘾,把相媳妇的烦恼也淡忘了。。他学了两段慢板唱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唱上了二路老生。结巴也好了许多。有个姑娘看上了他,竟听不出是个结巴嘴,真是情人眼里无结巴。 有一次村里正唱《红灯记》,演到铁梅在敌人追赶下,路逢磨刀叔叔哭诉,有人提出磨刀人是八路干部,不能让出身不好的人演。于是马上换人钻锅补台。磨刀人虽是配角,但是个正武生的行当,要有武功功底且念白利落。。上柏山这场戏武打即开,武场敲打急急风,演员犹如上弦之箭十分紧张,结果换了两次都出了岔子。第三次干脆换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老雁翎队员。。他一上场就满面杀气,听了铁梅的哭诉把大手一挥,半空炸个劈雷似的嚷道:别说了,走你的,他们(日本鬼子)是老鼠舔猫X找死(屎)来啦!嚷罢嗖地抽出大刀,一路真杀真砍切西瓜一般,杀得演敌人的演员哭爹喊娘叫苦不迭。一个敢对打的也没了,真个取得了彻底胜利。最后这位老雁翎队员怀抱大刀,单膝跪地,泪洒胸前一字一顿地说:“同志们,我又给你们报仇了!” 顿时台下一片肃然,知道老人又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雁翎队截击日本保运船取得光辉胜利已彪炳青史,然而雁翎队在抗日烽火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受的挫折和牺牲却鲜为人知。有一次三小队的侦察班在苇南村被日本和伪军包围了。班长带领同志们顽强反击。最后班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了腰,他在血泊中撑起身子,把装在苇筒里的情报交给这位老雁翎队员,让他泅水突围。班长临死面对冲上来的日寇手持双枪打出最后的子弹。为掩护突围,六位同志都壮烈牺牲在西堤坡上。金戈铁马刁斗寒,人世间的伟大史诗岂是小小舞台一隅所尽能表现的?有一次,我同这位老雁翎队员棹船去县城,在寂静的河道上,老人一边慢悠悠地棹着船,一边看着游动在影里的小鱼,神秘地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们攻打日寇的一个炮楼,几个爆破手被敌人机枪打中了,其中一个年轻战友刚结婚十几天,就死在他的怀抱里。眼睛睁得大大的怎么也闭不上。老人愤怒已极,不等下命令就抱起炸药包,滚到炮楼底下,拉响导火索端了这个炮楼。战斗结束,他从俘虏队里找出敌人那个机枪手……他犯了错误,也受了刺激。老人回忆战争中的往事时,脸上血色渐渐涌上来,红若灿烂的晚霞。这件事给我留下了经年难忘的记忆。 汨汩流淌的白洋淀水,溶解了抗日英烈的鲜血,夜空的繁星,在不眠之夜讲述着战争中可歌泣的英雄故事。 我在乡村的四年中,知道在宣传队的青年男女结下革命友谊的不下七八对之多,因为是自由恋爱,一般都顺当,个别的也有曲折。其中有个唱青衣的叫桂兰,长得挺漂亮,扮相、作派、唱功俱佳,就是出身高。她唱的收租院:黑沉沉的天黑沉沉的地,天上乌云滚雷翻,地上无路人行难。使人悲怆顿生。在丧夫卖子一场眼泪和着行腔涌流不止。听到这儿,大娘、大婶、小媳妇们的眼泪,擦得袖口衣襟都能拧出水来。有的刹了戏还抽泣不止。戏演到这份儿上那叫入戏。起初桂兰也找不着感觉,有一次排练时,扮演狗腿子的光棍汉小狗子飞起一脚一一动作大了,正踢在桂兰的胸口上,青了一大块。她的眼泪就似开了闸的水龙头淌流不止。打那她一唱到这当口就想起小狗子无情脚,不由悲从中来。她与一个唱指导员的相爱。可是这个男子的家人嫌桂兰出身不好,坚决反对这门亲事,绝不容忍将这股祸水引进家门。男青年无可奈何。桂兰则发誓要跳出火坑嫁给一个贫下中农。小狗子自打踢了桂兰那一脚总觉得过意不去,编着法儿地照顾桂兰,结果真让他捡了便宜。结婚的时候,桂兰把小狗子一贫如洗的家布置得蛮像样子。酒席上桂兰光彩照人,人们更觉得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宣传队有的男人都喝得醺醺大醉,尤其那位指导员,连着往脖领里扣了三大碗酒,嘴里还连连叫着喝、喝、喝。 另一个女青年玉花爱上一个很会唱戏的富农的后人。他们在串村演出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玉花的大胆行为在当时不啻于凤凰下了个麻雀蛋。于是激起当队干部的哥哥的愤怒,竟要大打出手。可等玉花真的从怀里掏出剪刀,对准自己的喉咙时,她哥哥似霜打瓜秧蔫了。后来只以不陪嫁妆泄愤。对桂兰和玉花,人们说,桂兰身在戏中心在戏外,玉花身在戏外心在戏中。 戏中也好戏外也罢,这些当年的情结都随流逝的淀水渐渐远去。她们各自成就了一家人,如今已是抱孙子的人了。但是她们对乡戏的迷恋依然不改初衷,桂兰与那位当年的指导员现在都是乡戏的导演了。一九九四年五月,我同白洋淀诗派的芒克、林莽、宋海泉、史保嘉及诗人、作家牛汉、吴思敬、甘铁生诸人应北京《诗探索》杂志邀请在白洋淀参加研讨会,一进村桂兰就认出了我们,亲亲热热地打招呼。小山、胜利、铁柱们拿出很多好吃的招待我们,一提唱乡戏就拉开了话匣子聊个没完。 现在人们富了,提起当年吃白薯干、窝头醮盐水的日子,还那么大劲头儿闹戏儿,真有点不可思议。如今乡戏每逢过年,从初一一直唱到十五,有的村四月庙会,八月节,十月节也唱戏,紧接着上冬,淀里几乎一年不断戏。有时还请省、专区、县剧团演出。乡戏穿插其间好不热闹。 我不止一次被人们的尚美之心所震憾。尤其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戏剧所震撼,她如此博大精深,根深蒂固,难怪外国人信服地说,不了解中华戏剧就不了解中国。我们的戏剧事业,在如此深厚的基础上振兴自然不在话下。 一转眼我离开乡村有二十六年了,这期间无论走到哪儿,一听到激越高亢的梆子腔,就想起萦绕缠绵的乡戏旧事,想起明眸皓齿的白洋淀。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白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