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小年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
唯一号: 020634020230000720
专题名称: 西青区小年习俗
文件路径: 0206/02/object/PDF/020611020230000001/046
起始页: T00038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过小年,我们家绝对热闹,因为,我的女儿就是这天的,每逢小年、每一位家庭会自觉退掉手头的事情,参加或在家或在饭店举行的家庭宴会。宴会上,祝完了“生日快乐”自然就转上了小年快乐”人人都楼慨看时间过得太快,转眼间,孩子长大了,也变老了。还感慨小年刚过,大年就跟者脚到了!忆往昔,看现在,大家还是感觉很和足,很满意,很幸福认为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光景。于是,禁不住又开始回忆三四十年前在老家小年的情形。 三四十年前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物质极度贫乏的情况已经有所缓解,所以,那时候,过小年开始像模像样了。要知道,在我们东北,对千百年传下来的过小年的习俗是十分看重的,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时期,大年要过,小年也要过。而且,即便“破除迷信的风吹得再紧,过小年的习俗都没有变过。只不过有些习俗变得隐蔽些罢了。 我们东北老家过小年的习俗似乎与天津有一定差异,这可能与东北历史上游牧与农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有关,也可能与东北寒冷的天气有关。 在我们东北,临近小年,家家户户都开始忙活去碾坊碾黄米面(那个时候,尽管已经有磨面机了,可老百姓还是坚持去用驴马拉石头碾子的碾坊碾黄米,他们认为碾出来的黄米面受吃)。再拿回家发黄米面,就是用一头号大泥瓦盆将黄米面和好,放到热炕头上,再用棉被悟上,为的是让面发出酸味来。到了小年那天,家家户户便开始烀豆子,蒸粘豆包了。蒸粘豆包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活计,对已发酸的面用碱提,提好了,蒸出的豆包皮是甜的,劲道可口。提不好,皮就是酸的难以下咽。烀豆子也是技术活,烀好的红小豆要一攥一个团,干了散花,稀了不成团,都包不了豆包。街坊邻居都有一个互相品评的习惯,哪家豆包好吃哪家不好吃,都会被议论的,评价好,就意味着来年日子会过得好,粘(年)粘(年)有余嘛。所以,家家都希望自己的豆包比别人家的强。 小年蒸粘豆包的习俗在我们东北那可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我在农村当知青时,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我下乡的韩家窝铺大队二队,在大跃进年代,队长带着社员偷偷地种了一片黍子(黄米)和红小豆,到了小年,全小队家家都吃了顿香香的粘豆包。结果,不知怎的走漏了风声,被大队知道了,大队干部与二队的乡亲们沾亲代拐,想把这事压下。可没成想被公社知道了。在那个为了放卫星,极力推广种玉米的年代,居然敢偷偷种低产作物,并且私分,这还了得!结果,二队队长被免职批斗,大队干部也写了好几遍检讨书才算过关。可公社的消息再灵通也有疏漏,韩家卧铺大队的其他小队也犯了同样“错误” 我们东北老家在小年还有一个习俗,这个习俗可能咱天津也有。就是送灶王、请灶王、供灶王。在我们东北老家,将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当做一家之主,供奉在灶台前。为的是保佑全家人有吃有穿,平平安安。到了小年这天,先给供了一年的老灶王爷爷和奶奶上香、磕头,还给老灶王爷爷和奶奶的嘴沾上灶糖,封口。意思是希望灶王爷爷和奶奶上天向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汇报时,多说好话,不说坏话。然后,恭恭敬敬地请下来(就是从墙上揭下来),在灶坑烧了,意思是送灶王上天。 过段时间再将新请(买)回来的灶王爷爷和奶奶的木版印制的画像,再毕恭毕敬地贴到灶台的墙上,两边还要贴副对,上联是言好事;下联是:下界保平安。横也是:一家之主。不仅要点香,还要上贡品,如酒,馒头和水果。全家人虔诚地磕头,长辈的还要念叨几句请求灶王爷爷和奶奶多多保佑的好话。 上家要吃上一顿比平常日子好些的饭人家还要放上一挂鞭炮,以示庆祝。 这就是我的故乡,科尔沁草原深处,洮儿河畔的故乡的“小年”。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