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李七庄乡出行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唯一号:
020634020230000649
专题名称:
李七庄乡出行习俗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38/001
起始页:
T00427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解放前乡内农民外出大都步行。雨季乘船,冬季坐冰拖床。贩菜、卖粮多用独轮车。偶有庙会,坐“拉脚”的小驴车,这种小驴车初为木轮,后逐渐有了铁轮。建国以后才开始广泛用胶轮大马车。乡内有极少富豪人家有自行车。 建国初期,乡内人民仍以步行为主,陆路货运主要靠胶轮大车。 50—60年代开始,自行车增多,但那时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自行车也很难买到,因此为数不多。青壮年农民多骑大铁驴①,这种车一般能驮货一、二百公斤。70年代以后每家有数辆自行车,少年及妇女骑轻便自行车。自行车成为普遍的出行工具。 80年代农用三轮车及农用汽车基本上取代了驮货的自行车,汽车运输基本上取代了胶轮大车运输,出现了汽车运输专业户。公共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公交16路、161路、168路、157路、170路都经乡内通往各地,津港铁路每天有客车通往大港。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的长途客车有的从境内经过,有的以本乡为起始终点。招手就停,人们出行十分便利。截止到1995年,乡内已有101户农民购买了小轿车。 ①“大铁驴”,60、70年代流行农村的一种特制的自行车,其车架是用管壁较厚的镀锌管焊成,车架较长,车的前叉子也是用铁管焊成,车的前后瓦圈用钢板制造,车条是较粗的8号车条,车带是特制的力车胎,没有前后挡泥板。此车坚固耐用,特别适用于农村驮运货物,走泥泞道路。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