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北口村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唯一号: 020634020230000292
专题名称: 芦北口村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37/001
起始页: T00063_00.pdf
专题类型: 区域

专题描述

芦北口村位于大寺镇南部,津淄公路东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明永乐初年建村,先有朱、杨2姓来此定居,后续屠、刘2姓。建村时因这里是一片芦苇塘,北有出口,故名“芦北口村”。 该村在解放前盐碱低洼,十年九涝,农民生活很苦。但因地处交通要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以此为战略重地,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驻军也曾在此设重兵把守,致使战事频繁。 该村总面积7.6平方公里,居民1170户,人口4092人。耕地4666亩,其中稻田3200亩,旱田793亩,菜田353亩,果园320亩。渔池1460亩。1995年粮食总产量390.4万斤,蔬菜总产量882吨,水果总产量195吨,鱼总产量540.9吨。1980年以前,只有几个工业小厂,1980年至1995年,先后建起化工、钢材改制、铸钢件、汽车装具等7个村办企业,从业职工980人。1995年工业产值13139万元,人均收入2350元。 该村有民房4939间,人均住房面积15.6平方米,街道路面铺设柏油,建有村委会办公楼和青、老年活动中心。有小学校1所,卫生保健站1个,供销社门市部1个,个体经商点多处,集贸市场1个。1993年被评为小康村,1994年被评为明星小康村。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