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爷化身传技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唯一号: 020634020230000194
专题名称: 鲁班爷化身传技艺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35/001
起始页: T00159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明崇祯七年,文昌阁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已成危楼。人们不敢靠近,只有望阁兴叹。自从天启二年白莲教举火焚阁,已有十几年的光景,当时虽被群众将火扑灭,可是第二层毁坏最为严重。梁枋皆被燻黑,有时发出咯吱的响声,势将倾倒,反倒成了鸟类欢乐之所。筑巢栖息的乌鸦,飞来飞去的麻雀,显得这里有些阴森恐怖。有人说文昌阁里闹鬼,有人说里边住着“黄鼬精”,还说在夜里看到一位白胡老头出来望风拜月,阁内有时灯火通明,里边四有人嬉戏欢笑。胆大之人,结伴往观,刹时又变得漆黑一片,踪影全无了。如此妖言惑众,闹得人心惶惶。这消息传到天津县衙。这天,县太爷果然来了,带着师爷和三班衙役,在阁下摆好香案,上了一桌大供,祷告文昌帝君保佑黎民。倒是师爷有点心计,他建议县太爷宣布“重修宝阁,再塑金身”。县太爷依了他的主张,责令镇上士绅操办,县衙出资,限期完工。 镇上有位周六爷,年过七旬,在天津一带是位有名的瓦木工匠,世故多、见识广。当年天津县衙是由他领工修建的,无一纰漏,深得好评。镇上的缙绅们商定,把他请出来领工。镇上的工匠,多是他的徒弟,人人都很信服。当年修建县衙都是平房,这回要修三层楼阁,活儿有些难做。这回不同那回了,推辞再三,恐怕毁了自己的名声。周六爷有点好面子,又怕得罪了众乡绅,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把这个活儿应下了。七十多岁还要去领工,难免顾此失彼,万一有失,请多包涵。 立即开工,赶在雨季到来之前,先把二层以上全部落了地,等到立秋之后开始重建。于是搭了席棚,供匠人休息,又搭起伙房,把人们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工人们自然是很卖力气,不几日就把文昌阁的第二层屋架摆好,只等铺瓦了。正在这个当口,只见天空西北上来一片紫云,夹风带雨,雷电大作。不一会儿雨过天晴,烈日炎炎,三伏的天气更加闷热。只见眼前来了一位老者,年过八旬,身背一个网袋,向工匠们讨碗水喝,随手把网袋撂在地上,便没完没了地搭讪起来。工匠们有些不耐烦,要忙着干活,见他这般大的年纪,又不便撵走他。这时就有好事的人看他的网袋里装的什么东西,怎么引来这么多的苍蝇。一看竟是些死了的小鱼,眼见就要烂了,怎么还不快弄回去熬了。那老者不慌不忙地说:“我弄回去也熬不了。”“为什么?”“盐短!就是盐短,你听明白了吗?”伙夫听老者说“盐短”,以为他是缺盐了:“这好办,我们这里有,给你一把算得了什么。”未等伙夫把盐取来,那老者忽的不见了,真是来无影,去无踪。人们回想一下,咱镇上从来没见过这个老头,莫不是黄鼬精来捣乱?还是周六爷有点机灵,回味老头说的话,里边一定有文章。偶一楞神,就看见刚修的文昌阁第二层檐子,有些不好看,那老者在工地上说的话,可能跟修阁有关,是仙人来指路了,“盐短”不就是“檐短”吗?顿时醒悟过来。于是修改了施工方案,在阁的六个角上,又增加了六个“象鼻”大檐子,周围又加铺了一圈钉头檐,果然好看多了,照样铺好第三层,就显出巍峨壮观的气势,胜过原来的旧阁。 待全部铺完瓦垅,可是阁的顶尖怎么也合不上,用砖用瓦都不相宜。周六爷百思不得其妙,工匠们也等的心里着急。正在这时,眼前又来了一位算命先生,蓬头垢面,破衣褴衫,他绕阁走了一圈,便哈哈大笑起来,口里还说:“算天算地,人间难事,一卦便知,一算就灵。”众人称奇,有的说他是“癞蛤蟆打哈欠,口气太大”,有的工匠就轰他快走开,我们这里正为干活着急呢,别来添乱了。周六爷见状,恐怕惹了这个无赖,只得用好话把他托走,“老先生,不瞒你说,我们这里正愁着封不了顶,哪有闲心来算卦,你还是走开好。到镇上人多的地方去算吧!”那算卦先生开口便说:“我已给你们算完一卦了。”周六爷更觉得这人是个赖皮,只好给他几文钱叫他走开,免得惹出麻烦。谁知算卦先生把钱扔在地上,反问道:“谁向你要钱了?我知道,你们刚铺完瓦顶,还没合上顶尖。我看,刚上瓦顶,就算完活了,还急的什么?别忘了我的‘卦灵’,‘卦灵’,啊!”众人一听,全是废话,说什么“刚上瓦顶”,还说“卦灵”,这事都明摆着,还用你说吗?这是拿我们找乐吗?说时迟,那时快,瞬间算卦先生不见了。 周六爷觉科稀奇,怪事怎么全让我遇上了。还是周六爷有点老世故,凭他的经验,觉得其中必有妙,莫非要我们“缸上瓦顶”,一想真有点道理。于是吩咐工匠立刻买回一口小缸,引得工匠们说三道四,买这废物干吗用,还盛不了一挑水呢?他硬要工匠们搬上阁顶,倒扣过来,放在顶尖的正中。谁知这一来,歪打正着,龙门合上了,远看近瞧,都很相称。人人都夸文昌阁的“宝顶”做得巧夺天工。 文昌阁刚修完,工匠们还没有来得及撤走,谁知那一群乌鸦又回来了,还有不少的麻雀凑热闹,又是搭窝、又是筑巢。周六爷就急了,刚修好的文昌阁,眼看就被这群鸟类给糟蹋了。还没等向县衙交差,忽的他又想起算卦先生临走时“别忘卦灵”的话,感悟到是“挂铃”,对!于是又找来铜匠,做了十二个铜铃,在二、三层的每个角上各挂一个。果然,这一招很管用,微风铃动,大风摇铃,不时地叮当作响,乌鸦不敢靠近,麻雀四散远逃,那清脆悦耳的铃声,不仅保护了建筑,还为古镇增添了古韵。 人们回想起来,这事决不是黄鼬精所为,倒像是瓦木师祖鲁班爷来点化,才使文昌阁玲珑剔透,造型优美,成为千古杰作。提起鲁班,确有此人,生于春秋鲁国,本名公输般,人称鲁般,讹为鲁班,民间奉为瓦工匠的祖师爷。有关他的神话故事遍及全国,以其造物神奇著称,尤以“赵州桥”的故事最名。据说“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张果老的褡裢里盛着日月,柴王爷的车上推着四大名山。鲁班见状,跑到桥下双手托住了桥身,以免被压坏。后来人们见到,果然桥上留下了车印,桥下留有一双大手印,更为离奇动听,民间广为流传。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本书分寻根成果、风物掌故、传说故事、当城砦考栏目,收录了《津西民间文化调查》、《田连元习武杨柳青》、《杨柳青老平房结构中的“天沟”》、《杨柳青插柳驱联军》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