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杨柳青河豚鱼生长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唯一号:
020634020230000022
专题名称:
杨柳青河豚鱼生长情况
其他名称:
气泡鱼;鯸鲐;鲀鱼;气泡鱼;辣头鱼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T00150_00.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河豚:河豚鱼,又名气泡鱼,古名:鯸鲐。别名:也称鲀鱼、气泡鱼、辣头鱼,在江浙一带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等,在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称乖鱼,而在河北附近则称腊头。 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河豚生有毛发状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较多的毒素。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杨柳青等地的景观与情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柳青及相关地区的思念、赞美和描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