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忠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唯一号: 020630020230000993
人物姓名: 潘忠义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31/001
起始页: T00161_00.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901
籍贯: 天津市西青区

传略

潘忠义,杨柳青南乡古佛寺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是著名的年画手绘艺人,因善画仕女,人们称他“潘美人”。 潘七岁,母患精神病,父游手好赌,八岁时,立志学画,幼时常听母亲讲述人间的不平,亲眼目睹他父亲打骂母亲,尤其母亲挨打时,因脚小跑不动而一次又一次跌倒在地的情景,他对封建礼教狠之入骨。十三岁时父亲从画店领来一批仕女画坯,一看到画面上的缠足妇女,心里就不是滋味,一气之下,尽都改画成大脚,但此举竟惹恼了画店老板,不但不给工钱,反要赔偿。此后,无论哪家画店的画,凡遇有缠足妇女的,他都拒绝加工。 1938年夏,时年三十七岁,由于妻子出走,婴儿夭亡,潘为改变环境,赖以解忧,便只身闯关东,到奉天(沈阳)谋生,画店慕名前来争聘,潘的条件:凡宣扬“中日亲善”出卖祖国利益、赚昧心钱的画店,一概不应。最后选择了一家小画庄,只画传统年画,概不介入“满州文化”,但工钱较低,因无住处,甘愿在草棚寄宿。刚安顿下不久,于1939年日本当局便查封了这家画庄,诱潘另聘,他决意不从“宁愿饿死,也不干这缺德的活”,毅然返回了故里,隆冬时节,身无棉衣,又缺盘川,一路沿途乞讨,出入卡口稍一不慎还要挨日本人的打骂,从奉天到天津,竟走了四十多天。潘画师反而以苦为乐,最令他高兴的是:“我虽是一个穷画画的,但是没有丧失民族气节”。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九册

《西青文史 第九册》

出版者: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书发表了两篇重要史料:《赶大营》和《杨柳青年画》。《赶大营》是一篇以保卫祖国和艰苦创业为主题的史料,展现了中国边疆历史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而《杨柳青年画》则展现了西青人民的伟大创业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文化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