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恺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石家大院》
唯一号: 020630020230000112
人物姓名: 石元恺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T00009_00.pdf
性别:
时代:
亲属: 石宝庆;石作瑗;石作棫;石作枢;石作桢

传略

石宝庆次子石元恺立名恩德堂,道光十九年(1839)考中武举人。元恺生四子,长子石作瑗(号香谷),立堂名为三德堂,光绪元年(1875),被县推举为“孝廉方正”,恩赐官阶六品;次子石作棫(采三),立名锡福堂,光绪五年(1879),考中文举,后在河南永宁、项城、守陵等县任知县十余年。故在宅内二道门上有了名书法家戴彬元写的“祖孙父子同登科甲”的金漆大横匾;三子石作枢立名润德堂,捐职未出仕;四子石作桢(蕴轩),立名承德堂,其妻为天津名宦之女,对石作桢不认真读书科考深为不满,说他是“空有银钱,并无一官半职,是个大白丁,将来孩子(指绍曾)长大,要想找我娘家这样门第做儿女亲家就不易了”。因此石作桢想尽一切办法钻营官职,先花钱买了一个监生,又花了10万两白银捐了一个候补知府,被分发江苏。恰巧与石家有姻娅关系的张之洞任了两江总督,他上下打点,没费什么力气就署理了一个扬州知府。扬州自古是盐、铁枢纽,江苏省的一等肥缺,只干了两年多,宦囊里就有了二十多万两银子。结果与天津在外多年做过藩台、甲午战争时被朝廷派在天津帮办团练的四大钦差之一、官封太子少保的张梦元做了儿女亲家。这样,儿子石绍曾既是知府的衙内,又做了地位显赫的大官僚的女婿。他为了迎接父亲将来衣锦还乡,打算在门外修盖一个大影壁,仗势强迫对面邻居开杂货店兼肉铺的刘一刀给价搬迁。刘一刀不服,一气之下成疯,每日持一小木鱼,在门前口诵佛经喃喃不止,因此遭到全院亲族埋怨。石绍曾内有亲族不满,外有疯汉纠缠,于是便另在猪市大街山西会馆对面重建知府宅第,将石氏公产万茂号旧址扩大,又强买了两所民房和元兴宋家铺产一部分,按照知府在封建时代的住宅标准,盖起了前厅后宅的两重大院,厅堂院舍的装饰及家具陈设都是花梨紫檀、上嵌大理石螺钿的。院外墙上有拴马用的如意石刻,大街上立有二尺多高的上马石。后来石绍曾也卖了十顷地捐了一个知县,只是尚未赴任就改换民国了。

知识出处

杨柳青石家大院

《杨柳青石家大院》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杨柳青石家大院》,内容涵盖了石氏家族兴衰史、津西第一家——“尊美堂”的轶事、石家大院后代概略、石家大院建筑赏析、石府戏楼堂会与京剧名家名票、石家大院民俗陈列展览、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陈列展览以及为社会服务迎八方宾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