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沆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唯一号: 020630020230000030
人物姓名: 汪沆
人物异名: 字:西颢;一作:西灏;一字:师李;号:槐堂;一作:槐塘
文件路径: 0206/01/object/PDF/0206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T00148_00.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704
卒年: 1784
籍贯: 杭州市钱塘区

传略

汪沆,清,(约公元1736年前后在世)字西颢(一作西灏),一字师李,号槐堂(一作槐塘),浙江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初前后在世,年八十一岁。诸生。早岁能诗,与杭世骏齐名。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儒”,报罢。游天津,客查氏水西庄,南北论诗者奉为坛坫。大学士史贻直将以经学荐,以母老辞。沆博极群书,好为实用之学,自农田、水利、边防、军政、靡不条贯。著有《湛华轩杂录》《读书日札》《新安纪程》《全闽采风录》《蒙古氏族略》《识小录》《泉亭琐事》《汪氏文献录》及《槐堂诗文集》,(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汪沆(1704~1784),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曾从著名文学家厉鹗学诗。乾隆初年,他到天津,客居查氏水西庄,赋诗治学。他应邀与吴廷华主修《天津府志》和《天津县志》。由于他“学极奥博”,在修志过程中,大至典章制度,小至草木虫鱼,都能“稽核精详”,对天津掌故尤为注意,所以府、县两志修毕,他也写完了自己的百首竹枝词(风俗诗)——《津门杂事诗》,并与《天津县志》同时刊行。 汪沆的百首《津门杂事诗》,是天津历史上第一部竹枝词,不仅诗意优美,特色鲜明,而且对天津地方史进行了大量认真的考证。如“天津”的得名,前人众说纷纭,而汪沆则直接指出:“天津名自长陵赐,三卫新军驻羽旗。”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天津”一名就是朱棣于1404年所赐,当时为军事建置,即“天津卫”。1961年天津南门外发现的明代嘉靖年间《重修天津三官庙碑记》有明确记载:“成祖文皇帝入靖内难,圣驾尝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天津,筑城凿池,而三卫立焉。”证明“天津”之义实为“天子津渡”,乃朱棣所赐,与汪沆的说法完全一致。《津门杂事诗》每首都有十分详细的注释,系汪沆从大量史书、方志中钩稽而成。不仅如此,他还实地调查,访求根据。如他描写灵慈宫(天后宫)卖小金鱼的诗句“琉璃瓶脆高擎过,争买朱砂一寸鱼”,如未身临其境,是不会把这种风俗写得如此真切而生动的。

知识出处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杨柳青古代诗词选读》

出版者:新蕾出版社

本文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涵盖了杨柳青等地的景观与情感。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柳青及相关地区的思念、赞美和描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