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古镇杨柳青民间禁毒历史与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407
颗粒名称:
古镇杨柳青民间禁毒历史与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56-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古镇杨柳青以杨柳青年画而闻名,杨柳青有中国最早的民间禁毒组织。而且,杨柳青是这一组织的重要发祥地。至今还保留着部分遗迹和众多相关的民间传说。
关键词:
杨柳青镇
民间文学
传说
内容
古镇杨柳青以杨柳青年画而闻名,可是大家知道吗?杨柳青有中国最早的民间禁毒组织。而且,杨柳青是这一组织的重要发祥地。至今还保留着部分遗迹和众多相关的民间传说。这个民间组织叫理门。
理门的创始人叫羊来如,是明朝遗老,曾隐居于蓟州岐山澜水洞,闭关四十九年研究理学,创立了一套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综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系统化后称为“在理”,也叫理门。由于羊来如极其反对烟酒,禁戒烟酒便成为了理门的最主要特色。康熙四十年(1702年)羊来如八十一岁时下山传道,从正定到东安(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历时五载,跋涉千里,度化八处,择孝子义士,传弟子十五人,史称“羊祖八度”。其中第五度在天津,第六度在杨柳青。
在杨柳青羊来如收董来真、刘来纯、达来鼎三人为徒。
后来,董来真不满足于所学,希望能得到羊来如更深的教诲,于是,便到羊来如的隐居地蓟县岐山去朝山。可是谁知,羊来如已经“火炼金身”(去世)。董来真正在悲伤之际,发现羊来如的遗蜕旁有一个包裹。于是,董来真打开查看。原来是羊来如为使理门流传所整理的一套包括集会、歌赞、摆斋等内容的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董来真得到包裹便回杨柳青去,按照包裹规定的程序开始传播戒烟酒的思想。乾隆三十二年,董来真在杨柳青老公所胡同建立了杨柳青理门的第一个活动场所——正安堂老公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理门公所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民间禁毒活动场所之一。从此,理门在杨柳青便传开了。
清朝中期,鸦片开始流入我国,许多人吸嗜成瘾,搞得意志消沉,形销骨立,弄坏了身体,更有甚者竟至妻离子散,倾家荡产。而在理门是严禁教众吸烟的,鸦片更在禁忌之内。在理教组织内部,教众相互劝戒,相互监督,形成了一个自觉抵制鸦片、烟酒的特殊社会群体,而理门公所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戒烟酒的场所。杨柳青许多家族为使其子弟远离鸦片而其皈依在理教。在理教也因此得到很多群众的拥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津西八大家(包括著名的石家大院的石家的八个富户、商贾)为首的杨柳青商铺(主要还是小商贾)成为了杨柳青理门主要的经济支持者。
杨柳青的理门公所主要以互相劝戒的方式督促群众禁戒鸦片,同时辅以赠送由羊来如传下来的以黄芩为主的草药熬制的“茶膏”帮人戒毒。
有民间流传的《劝戒鸦歌》,唱到:一心贪恋鸦片烟,二八佳人去半边,三餐茶饭不想吃,四季衣衫穿不全,五更天明难起早,六亲断绝苦黄连,七情六欲须节制,八方一律要戒烟,九九归一烟戒绝,十分安乐似神仙。
我也曾听老人介绍理门的宣传词:外国鸦片,吗啡药针,金丹白粉,共烈十分,流入中国,害我人民,坑家败产,妻离子分,更有甚者,断子绝孙……立志戒除,断此祸根。(凭记忆)
据了解,理门在解放后,并没有被定为反动会门组织(它的性质我认为应为民间慈善组织)。尽管当时大多数民间组织,特别是有宗教色彩的民间组织被定为反动会道门。理门仍然在民间活动。但是,到1957年,国家实现公私合营,理门失去了原有的以小商贾为主要支持者的经济来源。理门也就自生自灭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杨柳青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理门的详细历史和情况了。如今,只有极少数人还知道一些理门的历史与传说。与理门有关的历史遗迹也只有正安堂老公所遗址了。
我们重提这段历史并不是要恢复理门,而是要记下这段历史。毕竟理门为禁毒,为中华民族立过功。有清史专家跟我讲,这些历史都是“俱往矣”,我们要做的是文化的留存。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冯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